余华在这段话中提到,作家的语言不能成为一堆煤,而是要学鲁迅,让语言像核能一样,体积小却能释放无限能量。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是指写作要避免辞藻浮华、言过其实的毛病,而是要注重文字的精炼与内涵。
我常常犯一个常见的错误,就是喜欢堆砌辞藻,使用华丽的语言来展示自己的文采。我总是觉得使用虽然、但是、而且等转折词语,并大量使用比喻,这样才能让文章具有层次感。
然而,阅读完一本写作工具书后,我深感汗颜。原来,文字的精炼而不在于数量的多少。写作应该像健身一样,将文字训练得结实而富有活力,而不是堆满了废话和冗长的叙述。
这本书的作者海伦·索德是一位诗人,出版了几本关于写作工具的书籍。书中指出了我们普遍存在的五个词语和句子方面的问题,并提供了修改建议。尽管这是一本英语写作指南,但其中的技巧同样适用于中文写作。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书中介绍的写作技巧。
首先,要多使用准确且充满力量的动词,而少使用抽象的动词。我们可以将被动语态改为主动语态,从而使文字更加精炼。同时,要尽量避免使用"会"、"有"等抽象动词来显示用途,而是应该使用"洞察"、"剖析"、"诉说"、"捕获"等具体而富有活力的动词。例如,如果我们将"我有两个苹果"这句话改为"我揣着两个苹果",就能让句子更富有画面感。
其次,要将抽象的术语转化为具体的画面,并用生活化的例子解释抽象的概念。在专业文章中经常会出现过多的术语,给人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但一篇好的文章应该能让人理解。我们可以学习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演讲,将愿景转化成一个个美好的画面,一下子就能打动人的内心。
此外,还要避免滥用形容词和副词,只有在它们不可或缺时才使用。我们可以试着用动词替换文章中的形容词和副词。形容词和副词只有在句子中能提供新信息时才使用,否则就直接删除,或用更精炼的动词替代。
这本书还提供了写作瘦身的练习,逐步引导我们找出文章句式的问题所在,并提供修改的方法。这些技巧都非常实用。
通过这本书,我深刻地意识到写作不仅要追求文采和华丽的辞藻,更要注重文字的精炼和内涵。与其堆砌大量华丽的词语,不如运用准确而充满力量的动词,以及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的画面。从这本书中学到的写作技巧对于提升我自己的写作能力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