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中国错失成为印度洋主人的机会
中国自古以来就吸引着无数冒险家和探险家,其中海洋探索和想象更是散发着浪漫气息。从中国的郑和到西方的哥伦布,从现实的加勒比海盗到虚构的航海王,围绕着海洋的探索与想象一直吸引着人们。
在中国历史上,“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广为人知,而郑和所下的“西洋”指的是今天的印度洋。自从“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以来,中国与印度洋产生了紧密的联系,为中国成为海洋的主人创造了机会。然而,中国为什么最终错失了这个机会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阅读了杨斌所著的《人海之间》一书。这本书从“船、物、事、人”四个角度出发,讲述了古代中国与印度洋的不解之缘。
在古代中国被视为内陆农业帝国的长期历史中,与广袤的印度洋的联系早在汉晋时期就已经开始。当时,推动中国人前往印度洋的动力主要是来自印度洋地区出产的奇珍异宝。例如,石崇斗富使用的珊瑚树很可能来自斯里兰卡。
到了唐朝,信仰取代了现实利益,促使无数求法僧跨越海洋前往印度洋。然而,这些旅程往往是一去不返的。书中列举了17位去印度的僧人,只有两位能顺利返回。这些僧人的航海行为无意间搭建了中国古代与印度以及西亚各国之间的沟通渠道。即使我们熟知的唐玄奘也有航海去斯里兰卡的想法,可惜未能成行。
相对于进取的唐朝,宋朝在军事上更为保守。然而,就海上贸易而言,宋朝却更加繁荣。通过对考古证据的分析,杨斌得出了一个结论:唐代对海洋文化的态度是被动接受的,而宋代则是主动打开大门,积极向海洋进发。通过对南海I号和泉州一号的考古分析,发现这两艘南宋沉船中的瓷器、金铁等文物充分证明了当时中国商人的想象力和行动力。宋朝之所以对海洋如此感兴趣,一方面源于陆上生存空间受到军事强权的挤压,另一方面,这份压力也让宋朝变得繁荣起来。海洋也成为了大宋最后的疆域。
尽管元朝的统治时间很短暂,但由于需要与伊利汗国保持联系,大量官方外交船队继续开辟印度洋航道。这些船队的背后是大量的贸易商队。航海技术的进步、航线的稳定以及私人贸易的发展都代表着中国对印度洋的开拓势头正蒸蒸日上。元朝与宋朝相比,既延续了宋代私人贸易的繁荣,又有所变革。变革的地方在于这片海域的主导力量,从私人的商贩转移到了官方的外交团队。
总的来说,无论是唐宋时期还是宋元时期,古代中国的航海事业都经历了变革。唐宋时期,中国对印度洋这片熟悉而又陌生的海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踏足;而宋元时期,则是官方背景介入的阶段。综合来看,古代中国对印度洋的兴趣与日俱增,而这份兴趣的源头正是印度洋给中国带来的深厚利益。明永乐帝时期的郑和七下西洋是中国对印度洋探索的高峰,甚至在印度尼西亚设立旧港宣慰司,将这片优良深水港纳入版图。
然而,可惜的是,郑和七下西洋成为了中国对印度洋开拓的绝唱。其背后的原因可能恰恰源自政治需要。在此之前,古代中国对印度洋的开拓总能带来现实利益,满足贸易和外交的需求。但郑和下西洋以举国之力宣威万国,将政治操弄贸易,反而促成了严格的海禁政策,终结了数百年来与印度洋世界的交往。明朝时期的旧港宣慰司最终在明英宗朱祁镇在位时期被放弃。元朝通过外交促进商业,而明朝通过政治掌控贸易,结果政治消亡,商业也随之衰落,这不禁让人叹息。
就这样,古代中国与印度洋伴行千年,最终分道扬镳。《人海之间》为我们打开了古代中国与海洋关系的一扇大门,将古代中国放置于世界海洋之中。读完这本书,仿佛完成了一次在书中进行的航行。
已发表在纸媒上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