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海岸的灯光在这个星球最遥远的深处等待,仿若海中升起的四个幽灵。摘自《伊万格里斯达灯塔的幽灵》,本书p72。
灯塔是夜晚指引航船方向的重要工具。我和很多人一样,在中学作文中曾经写出类似于“黑夜的灯塔”的比喻。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海上交通成为人类拓张世界版图、进行洲际之间的贸易交流和传播文化的重要渠道。阳光、海岸和沙滩是美丽的,但海上的航行缺失辛苦乏味甚至危险的。对于水手来说,日复一日的海浪,缺乏丰富种类的食物,持续在船上颠簸,碰见坏天气和暴风雨夜还会有危险——能够想象出在船上无尽的漂泊中,突然看到远处的灯塔是怎样的心情。
如果把视角从大海转向到陆地,那么灯塔又是孤独的——遥远、远离闹市,独自伫立在海边、大多在海岛或是大陆的边缘位置。于是这里便出现了一点浪漫的色彩—孤独遥远,有点永恒的味道。
如果仅以上面几个简单片面的形容词来描述灯塔,那实在是低估了灯塔的魅力。《世界尽头的灯塔》就充分展现了灯塔的“美丽与荒芜”。这本书讲述了34个灯塔的美妙故事。对于每个灯塔,作者介绍了其具体位置、建造信息、灯光和照明,并讲述了有关灯塔的历史或传说、文学典故等。在读这本书时,我后悔没有在床边贴上一张世界地图,这样就能更好地遨游世界各地的灯塔。我也很遗憾没有建筑学或设计学相关背景,没有欣赏每个灯塔的设计的独到眼光。对于我来说,更吸引我的是灯塔背后的文学与历史。
1892年,10岁的维吉尼亚·伍尔夫参观了戈德雷维灯塔,在访客登记簿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一百二十年后这本登记簿被以超过一万英镑的价格拍卖售出。(摘自本书p86)
《到灯塔去》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意识流作品之一。书中灯塔的原型位于英国康沃尔郡附近,即戈德雷维灯塔(GodrevyLingthouse)。儿童时期的伍尔夫常和家人在康沃尔郡度过夏天,在海边漫步时她眺望着灯塔,还曾前往参观(前文)。大海和灯塔给了伍尔夫无尽的想象,也成为她日后创作最重要的意象。
“1975年1月1日。今天是我在灯塔的第一天,按照与德格兰特的约定,我的日记就此开篇。我会尽量定期记录,不过,像我这样离群索居的一个人,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呢也许会生病,或者更糟糕……反正到现在为止一切都好。”摘自本书p95,原文为爱伦·坡《灯塔》。
爱伦坡在其遗作《灯塔》中描绘了一个(位于挪威)的灯塔,而在他逝世40年后,挪威的一个小岛上面真的竖起了一个类似的灯塔。我没有接触过爱伦坡的这部作品,但我想这个故事的开头正体现了灯塔守塔人工作的艰难。灯塔是遥远孤独的,守塔人则加倍体会这种寂寞感。守塔人离群索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面对的只有大海。如果遇到坏天气、灯塔守护者交接班推迟等,难以忍耐的孤独又被放大了。如果出现突发疾病,那么大概只能听天由命了。在阿根廷的布兰科角灯塔就流传着一个与灯塔守护者死亡有关的幽灵传说(p40)。换句话说,守塔人这份工作是孤独寂寞、危险而又伟大的。
阿根廷的乌斯怀亚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尽头——南美洲的尽头。儒勒·凡尔纳的就从这里汲取灵感写出一本《世界尽头的灯塔》。比较有趣的是,和一般想象灯塔很高不同,乌斯怀亚的圣胡安德萨尔瓦门托灯塔(SanJuandeSalvamento)却是一座小小的灯塔(6.5米)。
这本书中还有很多故事,如勇敢又善良的灯塔女孩GraceDarling和父亲一起救助触礁船只上的乘客;灯塔人带来的猫称霸小岛。灯塔本身并不浪漫,是这些真实的历史事件或是传说故事让灯塔变得神秘迷人。这本《世界尽头的灯塔》很有趣,让读者的思维在世界各地的角落中不断飞翔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