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和一个年轻人类学学者聊天,她介绍了我去看这本著作。作者罗木散本身就是彝族的年轻人,约莫三十出头。这书也是研究彝族人去新疆种棉花的流动经历,既是帮自己的族群发声,也是让早已北漂多年的他重新与自己的民族、族群连接。
上一本读的书讲民国年代的夷苗精英,这一次就读一下较近年(这书的田野应在四、五年前左右做)的彝族的人类学民族志研究。某程度上,读这本也是多年前读刘绍华教授的《我的凉山兄弟》的一个延续。
彝族人拖家带口地去到另一个颇为边远的西北大省去打工讨生活,本身就有多重的意义可以细味。
这书花了不少章节介绍彝族人在X参与到农业(主要为务农、种植采收棉花)的状况,也侧面勾勒出新疆的社会状况。
在作者看来,相比起年轻时去东南沿海进厂打工,到X种棉花的彝族人则是已进入了另一个人生阶段,比如多是已婚(或再婚,通常已相对稳定),拖家带口的去讨生活。他笔下的X彝人维持着一定的亲族关系及信仰,而住得较远离当地的其他族群,形成了自成一格的族群与生活。
作者指出2018年后彝族人在X越来越难讨生活,这和当地日益加剧的政策有关。读着书中的文字,彝人自然不容易,但当地的干部、村民同样活于相当紧张的气氛中。据作者指,彝族人在X较吃得开是在2010年前后。
书中描述当地的土地流转,大规模、耗费资源的棉花种植,虽然给当地人(兵团、村集体等)带来了新收入,也让外来打工者如彝族人有了生计,但对当地水土的影响实在难以想像。
作者作为彝族青年,能取得同族人的信任,深入地体会并描写了务工者们的生活,读来相当有现场感。
由于种植季节只有七个月,在X讨生活的彝族打工者有五个月的时间在家里。作者通过其informant也深入地介绍了务工者在家乡的关系网络与生活状况。与很多人以为出外务工者都是相当无耐、或者是非常弱势或贫困,作者的informant则呈现出一个多元生计、澎泊的亲族网络、现代传统生活碰撞、融合的状况,相当有趣。
与汉人或主流社会不同,彝族人因着其传统价值观,对金钱、亲族关系等有自己一套(比如花很多钱在红白二事上)的价值观,也反映了他们(或案主及其村落社区)保留着的一些传统价值、关系、社会网络等。在今时今日高流动性、急速城镇化下,这些案例读来特别有趣,也呈现出更多样、更丰富的城乡关系。
相比起描写2000年前后珠三角的代耕农的《无相支配》,又话是《我》,又或是2010年前后很多关于进厂打工、建筑工的社会学研究,《春》的人类学视野有点不一样,覆盖的时间也较接近现在。
因其(族群)内部的视角,以及对彝族文化本身的熟悉,这本书读来也许不是非常批判(比如和《我的凉山兄弟》比较),但却仍然相当有血有肉,令人欣喜。
这书的调研在2018年左右结束,也很好奇Covid后这些打工者、彝族人们的生活及命运有何变化。
有点可惜的是书的内容多只谈到男性的受访者(可能和作者本身是男性有关),对自己的身份的反身思考也较少呈现在文本。但作者才三十岁,尚有很多空间继续积累相关的研究与思考,很期待未来他(与其他年轻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