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亲密》是一本深入研究人类情感和资本主义关系的社会学家长达二十余年的心血之作。它通过分析互联网和消费文化对当今人们恋爱关系的影响,揭示了相亲、征友和社交网站背后的交友和恋爱逻辑。这本书引人入胜,尤其是第三部分,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交际非常贴切。
如今的数字网络社会中,我们的很多社交行为都要通过网络来实现。我们常用的许多社交应用会要求我们回答一些问题,以便寻找与我们频率相近或者适合的人。与此同时,我们的个人主页也成为了互联网中的名片,他人会根据这些资料对我们有一个初步认识。换句话说,我们通过这些信息来客观地描绘自己,同时也在潜意识中打造自己的理想形象。
这个过程可以被称为心理愈疗的三个步骤:首先是构建自我,包括品味、观念、性格和气质等方面;其次是将私人的自我转化为公开表演,就像脱口秀一样;最后是实现主体性的文本化,也就是常说的自我理解模式。
近期,我和朋友讨论过一个话题,即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选择单身生活。喜欢一个人很容易,但爱上一个人却变得越来越难,特别是对于独立个体来说。我们越来越关注自己想要的和好奇的事物,那么我们还能给身边的他人留出多少时间呢?
当情感也成为一种衡量利益得失的交易时,我们还能有什么可以肆意分享和感受的呢?我们应该破除冷亲密,不要成为过度理性的傻瓜。从点滴开始,从内心建设做起,不要让冷亲密摧毁我们来之不易的关系。
这本书中还有一些金句,我在这里摘录几条:情感在本质上并非行动,而是推动我们采取行动的内在能量,它赋予行动以特定的“情绪”和“色彩”;理想伴侣是养成的,而非既定的,毕竟亲密关系也是一种人际关系,应该生出爱意;我们需要有能力与自己进行协商,是否愿意为了与他人发展关系而修改我们原先的标准,而互联网使这一社交能力越来越困难;网络恋情之所以优于现实生活中的恋爱关系,是因为网络恋情废除了身体,能够让人们更加充分地表达真实的自我。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