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大吴,是从阿甲老师的博客《东成西长》里。
第一次读到他的书,我就被深深惊艳了。
那时候就觉得这个90后年轻作家以后肯定大有可为,因为他的作品里有那种少年的干净和温柔,这一点很难得,也很打动人。
《不要动一只蜗牛》是他的新作品,这本书获得了第三届接力杯金波幼儿文学奖金奖,奖金有10万元!
书拿到手,一口气读了三遍后,我想它能获得10万元的金奖,果然有其优秀之处。
一本书,三个故事
这本书是多线索叙事,所以一本书里其实是有3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男孩把一只往石头顶努力攀爬的蜗牛,直接拿到了石头顶上。
因为这只蜗牛,引发了后续的两个故事,而第一个故事的男孩和哥哥从郊区到城市这一路的所见所闻所经历,也不断受这只蜗牛影响。
第二个故事是被男孩放到石头顶的蜗牛被一只鸟叼走,这只叼着蜗牛的鸟又被一只鹰追赶,追赶路上撞到了货车司机的前玻璃窗,被惊吓到的货车司机猛地撞到了电线杆上,电线都撞坏了。
而叼着蜗牛的鸟又被一只猫盯上了,猫又被一只狗盯上了,一串的连锁反应让整个城市都陷入了一片混乱。
别忘了那只鹰,它还在追鸟。两番缠斗下,鸟嘴里的蜗牛掉了下来,正好就掉到了男孩手里。
于是,两个故事又交汇到了一起。
第三个故事,需要我们把前两个故事连起来看。
只有连起来看,你才能明白标题里那句话的真正含义:
不要轻易做好事!!!
男孩和哥哥从郊区来到城市,边走边看边聊天,他们买了东西,准备去吃冰激凌,到冰激凌店才发现没开门,门上贴着“补货中”。
大家还记得那个被鸟惊吓而撞电线杆的货车司机吗?
对,他就是配送冰激凌的司机。
因为司机出车祸了,冰激凌没被配送到店里,所以冰激凌店关门了,男孩和哥哥因此没有吃到。
冰激凌没有吃到,那去看个电影吧。
但是电影院竟然停电了,休息一天,哥哥觉得这一天太糟糕了。
大家回想下,电影院为什么停电了?
还是因为男孩随便动了一只蜗牛惹的祸啊!
把三个故事连起来读,你就会发现原来这里面有这么多细节故事,也才能真正明白标题里说的“不要轻易做好事”的含义。
这个故事类似于“踢猫效应”,因为随便动了一只蜗牛,后续的一系列事情才会相继发生。
孩子在阅读中其实是能体会到这一点的,但是咱们也不要直接就对孩子说“不要轻易做好事,看,害了多少人”,可以引导他们去慢慢理解,保护他们的童真,也呵护他们的善良。
鲜明的插图对比,大大增加了故事感
第二个三个故事,书里的插图是不一样的。
男孩和哥哥的故事是彩色的,是大吴一贯的插图风格,但第二个蜗牛的故事,却是简单的线条画,颜色很淡,而且大面积留白。
右边是满幅插图,左边是大片留白,这种鲜明对比,让整个故事多了点割裂感。
但当你认真阅读发现两个故事是交叉在一起的时候,会发现画面的割裂感又融合了,整本书又是一个完完整整的故事。
尤其到了最后一页,故事结束时的两个跨页都是浓墨淡彩的插图,和前面插图一对比,强烈的融合感扑面而来。
满满的细节里都是温柔
大吴的书里总是藏着满满的细节,而且他的书里总是有一种少年的干净与温柔。在《游河》和《露营》里如此,在这本《不要动一只蜗牛》里也是如此。
依旧是从环衬页就开始了故事,前后环衬乍一看一样,但仔细看,你会发现前环衬左上方只有一只鸟,而后环衬右上方有两只鸟。
结合故事一想,我们就知道两只鸟是咋回事。
扉页正式进入了故事,男孩准备动往上爬的蜗牛,哥哥警告他:“别动它。”之后故事就开始慢慢推进了。
书里还有很多蜗牛元素,比如商店里出现的蜗牛,电影院海报上的蜗牛,公益广告牌上的蜗牛。
满满的小细节里,都是作者藏起来的温柔。
虽然故事里的男孩“好心办了坏事”,但是他一直在为此懊恼,一路上哥哥忙着看来看去,而他一直在念叨着那只被鸟叼走的蜗牛,直到最后蜗牛又掉到了他手里,他才满心欢喜把蜗牛放回去了。
故事里少年的温柔与善良,特别打动人心。
这也是读完整本书,我们要跟孩子聊一聊的:好心办了坏事,难道以后就不做好事了?
当然不是。
不能轻易做好事,不代表不能做好事。
保持善良,不代表要一味忍让。
你的善良,要带点理智,带点锋芒!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