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完了原版和中文版,对照起来特别有趣。
如果有人喜欢《你一生的故事》,那巴别塔应该也合你的胃口。巴别塔比科幻小说更特别的一点是,它融合了奇幻和历史,因为了解虎门销烟,了解清末历史,所以中国读者会很快找到共鸣。(作者是一位华裔女学霸!)
故事讲的是,主角进入牛津大学的巴别塔学习语言,巴别塔约等于哈利波特里面的其中一个学院。
在巴别塔的世界观里,大英帝国控制着全球的魔法银条,魔法被触发的基本条件是:
当两种语言里的两个词无法百分百对应翻译的时候,会产生词义变形扭曲或丢失,这个变形或丢失的部分会被白银捕捉并展现出来。
比如中文里的“爆”和英文的“burst”。爆是火字旁,伴随暴力和愤怒,但是burst等于“爆发”,相比之下非常温和,那么中文的“爆”所蕴含的力量、愤怒、破坏力都藏在银条中。
足够熟练的译者可以通过翻译来召唤出这种强大的能力。
所以巴别塔就是训练这样的人才,让他们用魔法来达到大英帝国控制全球的目的,给人一种很魔幻的现实感。
整本书我最喜欢的部分是主角和他的好朋友们在巴别塔学习的前三年。
巴别塔是一座保护塔,象牙塔,让他们心无旁骛地吸收各种语言。
大家对于语言的讨论、对自己身份的认知、对世界的认知都处在比较混沌亟需厘清的阶段。
所以他们有辩论、有探讨、也有不小心伤害对方的时刻。
也是看这一段的时候最将心比心。
我一直都处在不同语言的夹缝里,是一种很有趣的体验,我热爱它们。
比如老一辈的四川人说“左眼跳财右眼跳崖”是押韵的,因为他们会把“崖”读作“ai”,这和广东话是一样的。
老一辈的四川人会把“荣”读作“云”,也是和广东话接近的发音。
比如英文里面的typhoon和中文的台风,其实没有谁翻译谁,更像是同源的兄弟,源在广东话。
很特别的是茶,我一直在想茶叶最早是中国的,应该发音是类似chaca这样才对。后来才知道因为茶是福建的水手传出去的,用闽南语讲就是Teh的发音,到了英国才成为了Tea。
就很有趣。
但是我也经常为此感到挫败。
我的语言系统会突然混乱,有时候用四川话的语调说广东话的词,有时候两个英文单词被压缩成一个奇怪的发音,甚至说普通话都有问题(但是这个也可能因为我的大脑在衰退)。
直到我看了巴别塔,非常诚心地说,我把前半段当成语言学应用在看,有一些巧妙的例子,很实用,推荐
主角是一个广东的小男孩,因为有一定的英语能力,被带去了英国,学习中文、英文、拉丁文、希腊文。
是的,这里强调了,就算他是中国人,也必须持续学习中文,包括普通话和广东话。
因为语言不是一个一劳永逸的工具,不是学了就不会忘的自行车。它消失的速度比任何人的想象都快。
如果你做梦的时候再也梦不见这门语言,那你就会失去它。
在巴别塔的世界里,你做梦无法梦见的语言,不算真正掌握的语言,它无法唤醒白银所携带的魔法。
最后我想宽慰大家。
它的中文版封面介绍说:翻译即背叛。我因为这句话去买了原版。
我看了原版之后发现。
完全。
没有。
必要。
看中文版就挺好的。
主要是,如果你不是一个同时精通中文英文拉丁文希腊文法文西班牙文印度文阿拉伯文的人,那就选择自己的母语来阅读它。
没差。
中信这一版的翻译很好,译者几乎把自己隐身了,没有炫技,没有华丽辞藻,没有硬塞自己的见解进去。
(我哭笑不得因为把主角的昵称birdie翻译成了小燕子。其实这个翻译特别好,主角的姓氏是swift,有雨燕的意思,所以昵称小燕子很自然。只可惜中国人眼里的小燕子早已有了固定的长相和性格……)
看完了英文再回去看简中的版本,仿佛回到了母亲的子宫中,浸泡在温柔的羊水里,不到三小时就看完了。
而且也因为英文不是母语,是习得的第二外语,它的颗粒度不够细,它只能直接地传达意思,比较钝感。
比如说,英文是:hesaidgently。
中文版很直接翻译过来:他温柔地说。
看到中文的那5个字,我的脑子里会出现一个微微下垂的眼睛带着一些波纹,看主角的眼神会像是看一个孩子一样,然后温柔地开口。
但是读英文我就只是知道,他温柔地说(我在说什么啊啊啊这一段好难表达)。
再比如,看中文版的时候,三句描写我就明白某个角色是一个什么样性格的人,会说什么样的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
看英文版却是要等到最明显的冲突的时候我才顿悟。
之前有一次去看一个线下脱口秀,那个演员说,语言是没有力量的。
我和朋友对视一眼,都很反对。
语言的力量在于翻译Taiwan的时候要翻译成中国台湾,翻译占星师的时候要翻译成巫师,在于不能开口说出某个名字,在于把直播间说成啵啵间,把钱打做“米”。
所以,即使翻译即背叛,也要翻译。
要去沟通、去交流、去了解、去维系。
希望在遥远的未来的某一天,人类能够重建自己的巴别塔。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