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认知中,哲学常常被视为一门遥远而不实际的学科。然而,实际上,哲学早已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它就在我们身边。
孩子们经常问“为什么”,这让我们感同身受,因为我们曾经也是孩子。这种好奇心是开启自我哲学启蒙的方式之一,这个好奇心就像一位随时可到的导游,引导我们踏入这个知识的海洋。想要询问“为什么”的能力,就像一瓶开启的饮料,会引发思考的涌动。
拿到DK出版的哲学书,这本只有一百多页的书,我原以为更适合小朋友阅读,但没想到我自己反而深陷其中,兴致盎然地一口气读完。这本书以图文深入浅出的方式呈现,加上写实的插图来丰富版面,使得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能享受科普知识带来的乐趣。
这本书教会我们像哲学家一样思考问题: 1. 哲学有什么用途? 2. 思考存在有什么用途? 3. 思考知识有什么用途? 4. 思考对错有什么用途? 5. 思考平等有什么用途? 6. 思考“思考”有什么用途?
通过学习哲学,我们会意识到哲学是一种思考的过程。我们学习哲学,并不是为了得到唯一的答案,而是为了学习思维的方式,以及用哲学的高度审视世界。
在每个大问题的背后,都有许多细分的问题可以探讨: 1. 我们能够穿越时间吗? 2. 说谎有可能是正确的吗? 3. 我们是否是自由的? 4. 动物们应该被平等对待吗? 5. 人工智能能够取代人类吗?
在探讨这些问题时,我们可以借鉴历史上哲学家的思想积淀,这些思想简明易懂,也很实用,让我们能够快速吸收古老的智慧精华。
举个例子,美国哲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认为,以人类为中心的自然观念已经过时了,我们需要“像山那样思考”,不仅要考虑人类,还要思考人类与动植物以及环境之间的联系。
挪威哲学家阿恩·内斯提出了“深层生态学”的概念,他宣称所有生命形式,无论是人类还是非人类,都是有价值的,保持生命形式的多样性就是为了实现这个价值观。对于日本排放污水到海洋的行为,阿恩·内斯认为这是自私自利的行为,无底线的行为。
此外,近来对流浪猫狗的一些极端行为让人感到心寒。在过去,人们对生物学的了解不多,几百年前,笛卡尔甚至认为动物只是低等的机械生物。然而,在现代社会,人与动物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哲学家认为,像猫狗这样的哺乳动物是有心灵的,当我们看到它们受到伤害时,我们应该感到内心的不适。哲学家彼得·辛格认为,在受苦问题上,动物和我们是平等的。
因此,我们怎么能眼睁睁地看着宠物们受到折磨呢?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