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忧喜录》这篇文章揭示了一个问题,作者对人工智能并不了解,只是凭借所能获取的材料进行拼凑,这并不能掩盖他真的是外行并且在科普时乱说一通。我在App上阅读了本文,读到“1956年一帮计算机专家在美国达特茅斯召开会议,研究怎么让计算机更聪明点。”,就觉得作者没有搞懂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的区别,因为计算机不等于人工智能,计算机只是实现人工智能的一种工具,而且那次会议的参加人员属于众多领域,主要还是数学、物理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刘慈欣在此专门进行了解释,指出计算机专业实际上开始得很晚,以前是在数学专业或电子工程专业。根据《读库2303》上的英文文件截图,人工智能这个概念也不是在1956年才出现。通读全文后才可以明确自己对此的判断。除了这些问题,作者还不知道GPT和ChatGPT的区别,GPT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经过了很多人的努力和很长一段时间的演化得来的,GPT至少在2012年就在研发中,很多人第一次了解到GPT大概是在2018年,那个时候GPT还只是个配角(被其兄弟BERT拉出来表演),当时的主角是BERT,BERT的成功让当时论文中的前身ELMo和GPT也获得了一定的关注。另外,作者对神经元的理解也是错误的,现代计算机底层运算都是基于二进制的。而大脑的计算方式并没有定论,从人们更容易理解的角度,大脑也许是三进制(正确、错误、不知道),也许是五进制(5根手指),十进制(十根手指),六十进制(小时),二十四进制(天),但这些计算方式更可能是大脑训练后形成的结果。我们知道神经元的树突接受输入,然后通过加权判断是否输出给后续神经元,很容易联想到大脑也是进行二进制计算。所以,计算机底层可以使用二进制,可以类比人类神经元,但不能说神经元细胞本身就是二进制的。另外,文章中提到“当然,如果从生物学的角度深挖,里面有很多细节。但对于计算机专家,了解到这一步,就足以有重大启发:这不就是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吗”,如果作者真的研读过冯·诺依曼相关文献,就会知道电子计算机所需的原理是存储程序控制,并且与神经元没有什么关系。此外,其他问题包括第一个感知器用于绘图并且使用电子管进行实现;权重调整是通过计算损失函数来调整参数,这与作者所谓的“有意义的连接”和“无意义的连接”无关;图像识别功能不是在2012年才突破的;深度学习的提出也可以通过百度搜索来获得正确答案。因此,在这篇文章中存在的两个最大问题是:很多内容并没有真实地还原历史,而是凭主观想法随意创造历史;另一个问题是作者根本不了解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至多只算是一知半解。观点可以没有对错,但事实却不能忽视真实性和虚假性。
当然本期杂志中还有一些好文章,例如《我和父亲在工地》和《李鸿章的环球航行》,但是《人工智能忧喜录》只会让真正了解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的读者感到可笑,并且令人失望。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