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更喜欢《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后三分之二,即从林克的死亡开始,呈现出了一个充满哲思和深刻寓意的故事。在这部分故事中,迟子建以极致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主人公面对个人选择、无法预料的命运和流逝的时光时所经历的沉思与忧伤。
在这段故事中,笔触温柔而细腻,但却融入了冰冷和萧瑟的气息,就像林中溪水中融化的冰雪一样,如同秋天和冬天一般。然而,这段温暖、充满生机的前三分之一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只有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读者才能真切地感受到主人公在面对接连不断的死亡、荒诞的命运和现代工业文明无序发展带来的冲击时的内心挣扎与痛楚。
经历了无数次别离与死亡后,主人公最终妥协了岁月的流转。他的侄子不再需要继任为萨满,纯白的驯鹿也不再需要成为玛鲁王。他意识到被圈养的驯鹿会再次返回自由的山野,而那些住在白墙红顶房子里的人却不一定再想回到这个寂寞的深山之中。
随着驯鹿迁徙的脚步,这一族人从贝加尔湖跋涉至大兴安岭。地缘边境的变化使他们无法回到祖先的起源之地,而如今时代的变迁又迫使他们离开大山进入城镇。曾经自由徜徉在茫茫林海中的时光,只剩下老一辈人的回忆和博物馆中的故事和展品。
额尔古纳河依然缓缓流淌,大兴安岭绵延的山峰依旧屹立于河流的右岸,然而河畔和山中曾经回荡着的鹿铃声和鄂温克人的歌声却逐渐消失无踪。整个故事透露出一种对光阴流转的感慨和思考。
总的来说,《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后三分之二以细腻和深刻的描写呈现了主人公面对命运与时光的纠葛和思考。这部作品引人深思,同时也让读者对时光的流转和个人命运的无常有了更深入的体悟。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