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第八章主要讲了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并阐述了人际关系的本质。根据马克思的理论,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能进行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因此,社会关系对人来说非常重要。本章将人际关系根据需求划分为包容性需求、支配性需求和情感性需求。同时还讨论了人际吸引的要素,如相似性、易得性、曝光性和外貌吸引力等。在情感需求方面,书中分析了爱情、亲情和友情的不同,以及不同情感中的社会行为。本章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但内容相对简单。然而,这些内容相对来说过于理论化,没有足够的实证支持。此外,本书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来看待社会问题,因此可能存在内容不全面、角度过于单一的问题。我特别对人际关系中的爱情部分感兴趣,书中将爱情分为吸引、激情和相伴之爱三个阶段。一切都始于互相吸引,然后坠入爱河,一天不见如隔三秋。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激情逐渐平淡,转变为相伴之爱。尽管没有激情时那种难以割舍的感觉,但双方已经逐渐习惯了对方的存在,产生了依赖情感。
第9章
第九章讲述了群体的社会心理学。阐述了群体与个体的关系,以及群体的分类方式。本章强调了群体生活的必要性和群体规范的重要性。群体对动物而言意味着依靠群体力量更容易有效地完成任务,并且群体有助于人们规范自己的行为,指导人们该做什么、怎样做和不该做什么。这是社会群体的优势,然而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本书较少提到社会群体对我们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例如,群体效应和群体中的去自我感(道德丧失)。在战争中,人们往往会放弃良好的道德修养,烧杀抢掠无所不做。这时所体现的不是一个纯良的个体,而是一个杀人恶魔。群体中的自我意识会降低,对道德就视而不见。社会群体集结在一起真的就是人多力量大吗?实验结果表明,在群体中,人们付出的努力往往少于独自时的付出。这就是社会懈怠。有很多例子可以证明这一点,比如在集体生产时的低产量和人们的积极性不高。然而,在实行承包责任制后,人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投入到工作中。
第10章
第十章讲述了群际关系。首先阐述了群际关系研究的基本概念,如新群体观和人际-群体行为连续体。本章相对比较理论化,不太容易理解。关于群际冲突,其主要因素是权威主义人格和替罪羊两种模式,这也是偏见动机的根源。除了上述原因导致的偏见外,书中没有提到社会不平等经济地位、宗教(社会文化)、从众和社会制度的支持也会导致群际冲突。群际冲突主要有种族偏见和性别偏见,这种偏见在现代社会随着进步变得越来越弱,外显的偏见也越来越少。然而,外显偏见的减少会导致内隐偏见的存在。那什么是内隐偏见呢?它指的是无意识地、不自觉地表现出来的偏见。实际上,这也受到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人们往往会对与自己观念和想法相似的人产生好感,并发表积极的意见。而对于不熟悉和陌生的事物,人们表现出中立或不赞同的态度。
第11章
第十一章讲述了集群行为与社会运动。首先阐述了集群行为的概念和类型,以及集群行为的特点,如自发性和无组织性、情绪性、盲从性、优越性、越轨性、短暂性和过渡性。本章还讨论了集群行为的影响因素,如环境和社会控制。同时,还讲了群氓行为、暴乱和骚动等。本章内容非常广泛,基于马克思主义进行阐述。我对和谐社会建设与群体性事件的控制比较感兴趣。中国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我们国家致力于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这样的和谐社会能够使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不可否认的是,一些群体性事件表明,这种表达正当利益和诉求的方式对于解决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