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味道才是“美味”?你可能喜欢辛辣,我可能喜欢酸甜。我们每个人的爱好和体验是不同的,所以美味不可能有统一的标准。
但我们每个人对美味的体验却与我们的经历和饮食经验密切相关。比如,土鸡蛋和洋鸡蛋、饲料鸡与自家散养的土鸡、普通肉猪和满山乱跑的黑猪味道的不同,普通吃货还是能区分出来的。
但还谈不上是有追求的吃货,也就是“知味者”。
对于“知味者”来说,不仅要善于分辨食物的味道、口感、质量、烹饪技巧,更能了解它们所代表的地域文化和历史演变,这样才能称得上“懂味道”,是吃货中的战斗机,餐桌上最受欢迎的人。
《至味中国——饮食文化记忆》这本书,就是你从普通吃货进阶到“知味者”的指南和宝典。
作者王仁湘老师,长期从事田野考古,主编撰写各类著作一百多种,并曾在百家讲坛主讲考古与古代饮食文化的专题。
《至味中国》这本书以考古资料为依托,读起来生动有趣,毫不晦涩。
既有食物、食具在漫长历史进程中的演变,也有典故、有名人轶事,是一部“有味道”的读物,看看我们的祖先是如何从”吃好“到追求“味道",进而演变出我们独特的饮食观念和饮食文化,确实非常长见识。
比如,我们中国人5000年前就开始使用餐叉,但为何会被筷子击败,进而在餐桌上消失?又如,为何古人在冬天喜欢吃冰糖葫芦?还有,筷子在餐桌上到底是横置还是纵置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筷子“横行”或者“纵行”的呢?这些基于考古发现的答案,让人感叹:我们中国人对“吃”这件事,真的是非常认真。
我们现在聚会聚餐,都是大家围坐在一起,你一筷子,我一勺子,体现了热烈、亲密和感情的深厚。这种围桌进食方式,就叫“会食制”。
而在4500多年前的氏族时代,遵循的是“财务共同占有,平均分配”的原则,因此部落里面的食物都是按人数平分。这就是最原始的“分餐制”。
不论是考古发现还是《史记》等众多文献中,都明明白白写着,我们的祖先都是一人一案,自己吃自己案几上的食物。根本不可能出现大家围坐在一起狼吞虎咽的场景。
从“分餐制”到“会食制”这个重大的转变,是从唐代开始的。而原因,就是因为出现了高大的桌椅。
古人们都是席地而坐,包括吃饭也是如此。而椅子的出现,让人们开始“垂足而坐”。也就是两条腿放在地上,不再蹲坐、盘坐。家具变化引发的生活习惯的变革,也直接影响了饮食方式的变化。
在晚唐,已经出现围在一张桌子上吃饭的“会食制”,但食物还是一人一份,这依然是“分餐”而食。而从宋代开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会食制”,也就是在餐饮业大发展的时代,整个饮食风俗完全转变。
如今,我们寻求新的进食方式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于是又开始倡导“分餐制”,其实没必要学习西方的规则,因为只需要按照唐代的模式,重新确定和排演就行了。
自古以来,人们通过饮食活动,调节自身,并发展出人与神、人与祖先、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心灵与身体之间的关系,而我们的饮食就是这样一种万用的润滑剂。
了解我们的饮食文化和历史传承,不能忘记我们的饮食记忆,5000年积攒的丰富滋味,才是对“至味”的追求。
END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