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殓师》的前半部分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人在面对失败和绝望时的心态变化和成长。作者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期望,但一次次的跌落让他感到沉重的负担和绝望。作为一名入殓师,他被家人不理解,朋友疏远,导致他自卑而郁郁寡欢。然而,在一个偶然的重逢中,作者解开了心结,决定不再遵循社会对死亡的忌讳和成见,从而改变了自己的思想态度。他开始以不卑不亢和真挚的态度工作,用自己的双手让逝者以最安详美丽的面容告别世间。随后,作者通过自己从事这一职业的见闻与感悟,进一步思考了生死和宗教等问题。
在东亚文化中,讨论死亡似乎被视作忌讳的话题。然而,我们必须承认,死亡是每个人都会面对的现实。当我们谈论死亡时,我们实际上在思考如何面对离别和死亡,如何美化死亡的过程,以及如何保持尊严面对死亡。如果我们仅仅站在生的角度看待世界,并回避死亡这个真相,往往会陷入虚无和局限之中。生死离别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早晚都需要学会与之相处。
作者在回忆中提到他的外公去世时的情景,这个经历对他来说是深刻而不可逆的。在他的童年时期,外公是他最坚实的靠山,他总是认为外公非常强壮。然而,当外公去世时,作者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他认为身体强壮和善良正直的外公不可能那么早就死去。外公的去世让作者感到难过和悲伤,同时也对生与死的认识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另外一个经历是作者高中时班主任的去世。当时作者正在经历一连串的挫折和绝望,他感到自己陷入了黑暗之中无法自拔。然而,在一个梦中,作者感受到了黑暗之中的可怕,却也找到了一位带领他走出来的人。这个人就是他的班主任,她在梦中带领作者穿越黑暗,让他重新看到了光明。然而,在醒来后,作者得知她生病的消息。他和班主任最后一次见面时,她已经变得非常虚弱,但仍像往常一样和作者聊天。在告别时,她紧紧握住作者的手,表示对他的牵挂和不舍。这个经历让作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生离和死别。
面对死亡,作者渐渐学会不再逃避,并与悲伤共存。他开始接受死亡的存在并尝试理解死亡的意义。他思考着死亡是否真的是终点,是否真的与生对立。作者意识到,在动荡、战乱和灾难的年代中,每一个生命都变得微不足道,并且每一种渴望的命运都变得脆弱无助。他开始明白,能够安静地思考死亡并从中获得启发,也是一种幸运。
通过《入殓师》中描写的经历和思考,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面对生死和悲伤时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成长。他通过自己的工作经历和观察,认识到死亡是不可回避的现实,并开始学会接受和理解死亡。这种深度思考和心灵的成长,给了作者更深刻的洞察力,同时也提醒我们每个人应当以开放的心态来面对死亡,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对生命的更深刻理解。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