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读《第二个安娜》时,我脑子里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关于李由美,或者被称为“安娜”的女主角。她给自己捏造了好几个不同的身份,过着风生水起的日子,却不愿意让人知道她原本是谁。她似乎已经习惯了扮演别的身份给自己带来的便利,宁愿过着虚假的生活,活在别人的赞扬之下,也不愿意靠自己的努力去过一段真实的人生。
读第一段故事的时候,我始终感到很惊讶。既然她可以扮演好女大学生,做好别人让她做的编辑工作,甚至成为了奖学金的候选人。人际交往方面也没有问题,甚至她最初谎称考上某大学,是为了让自己复习更有动力。为什么反而她渐渐放弃了自己的学业呢?为什么她没有逼自己努力一把,而是沉迷于扮演角色呢?
出于对这个问题的好奇,我去搜索了一些资料,其中刊载于22年《心理学报》上的《反馈对自我欺骗的影响》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自我欺骗是指为了达成某个目的,自己欺骗自己的行为,这种行为会让人产生错觉,对自己的能力有过高的估计,否认自己的不足。与我一开始的想法不同,自我欺骗并不会给人带来心理压力或者危害健康,反而可以提升个体的幸福感,甚至促进个体的社会交往。这篇文章通过实验来探访反馈类型和反馈效果对自我欺骗的影响,主要研究对象是在校大学生。
阅读这篇文章后,我认为有两个结论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安娜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依然让自己走向自我破灭。首先,积极且肯定的反馈评价促进了自我欺骗的产生,因为更容易说服自己,认为自己的成就是由自己的能力所达成的。其次,自我欺骗可能由自我膨胀诱导。这让我反思起对安娜能力的惋惜,毕竟这些想法都源自外界的看法和评价,并不一定符合真实状况。安娜虽然一次又一次扮演好了杂志编辑、钢琴老师、医生等角色,但其实在她并且受到前辈们的包容和帮助。她通过先报班再转述其他老师讲课内容等方式取巧成为了钢琴老师,而在扮演医生这一角色时,并没有真正经历过急救的场合,大部分时间只是作为一种陪伴角色存在。这也让我意识到,我对她能力的评估可能过于偏观其他人的看法,而不是真正的客观。或许这也是导致她逐渐破灭的因素之一。即使没有能力,她也提前享受了这样的生活,但却更加不能接受原来的自己。这是非常遗憾,也很令人恐惧。
整个故事情节总体上非常流畅,结构上有点像在迷宫里寻找出口。作为叙述人的“我”,在整个故事中面临着情感和事业上的困境,只是一个普通人在追寻另一个神秘女子的踪影,试图激发自己作为作者的创作灵感。日记、复述、访问和事实交织在一起,很难分清哪个是更真实的生活。这个故事看起来虽然琐碎,但充满了悬疑的氛围。同时也展现了对女性的关怀,它像是真实世界的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活并不需要经过美化,它就应该是真实的。我非常喜欢这个故事,尽管如果结构再利落一些,阅读体验可能会更好一些。现在就到这里,祝大家阅读愉快。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