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喻户晓的《红楼梦》早已发展出一门显赫的学问——红学,这是因为其内容的细致丰富。这部小说至今已被很多人进行了讲解,比如周汝昌老先生、百家讲坛的刘心武、张爱玲等等。马瑞芳教授是一位非常热爱《红楼梦》的教授,他著有《马瑞芳品红楼》。相比于其他名家对于《红楼梦》的品读,马教授的研究非常的细致,他从章回出发,仔细讲解小说里的物什传递隐喻的关系、人物语言语气、潜词造句的细微差异等等。他不太注重于大的浮夸和形而上的东西,而侧重于探究小说本身,如行文中伏笔的设置、暗藏的玄机等。小说的核心是人物,情节是骨架,背景是氛围。从章回的解读出发,就意味着每一章回出现的特别之处都值得一一品读,这也意味着这种解读的工作量非常繁重。
《红楼梦》中涉及了博物、历史、文化、饮食、风俗、俚语、地理、社会等各方面的系统知识,要研读通透这么多领域,一辈子的时间也不够。马瑞芳教授研究《红楼梦》五十六年,这种不解之缘是由爱好和兴趣的力量所驱动的,同时也是老一辈学问人做学问的坚守。
读《马瑞芳品红楼》感触最深的是老师笔下的红楼梦如画面般一幕幕“活”了起来。《红楼梦》中的衣食住行被铺陈开来,无数的细节让我们真正看懂了《红楼梦》的精彩。
马瑞芳教授还提醒我们,大观园里的诗词很多,如果想要完全了解人物交往的富有深意的描写,以及展现人物不同性格的描写,就必须读懂各判词和各人作的诗。在《马瑞芳品红楼》中并没有对诗词进行专门的品读。大观园里菊花诗会中,黛玉的诗博得了头筹,并得到李纨“风流别致”的评语。马瑞芳教授认为,黛玉的诗受到了李清照的影响,唐伯虎的《落花诗》直接影响了黛玉的《葬花吟》。从大观园诗会看,作者借浓墨重彩的太虚幻境表达的是真真切切的现实,是一个家族的兴亡衰败。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