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第二次阅读
与第一次注重看剧情不同(当时读得很艰难),这次更加注重去看人物的心理活动、也会去思考他们一些决定的动机,感觉是在读完《罪与罚》之后,更加能理解陀书里人物的心理和他的写作理念了。
有一个比较大的新感受,是不要用正常人的思维去看书里的人物,陀自己也写到:“在现实生活中人物的典型性似乎给掺了水,所有这些乔治·当丹和波德柯廖辛都是确实存在的,他们每天在我们面前来去匆匆,但好像以比较冲淡的形式出现。…我认为,作家必须努力发掘有意思和有教益的特色,甚至在寻常人中间发掘。”在我看来陀想表达的是作家需要具备一种“提纯”的能力,把一些不够典型的人更加典型化,进而去表现某一个社会现象。另外,陀本身也是一个经历很复杂的人,他有许多想法和思考需要通过书中的不同人物的嘴巴来表达,而这些人物的立场需要进行铺垫,这本身并不容易,于是人物的性格立场也适合更简单一些。
这次会公爵这个人物有了很不同的想法,上一回看的时候更多觉得他天真得傻气,但这回觉得或许是陀需要他来呈现所谓的“大爱”,似乎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有这么一个人,他能理解所有人的伤痛、嫉妒、悲哀和无奈,他可以接纳所有人的倾诉,对他得误解甚至是利用和欺骗。
这怎么可能呢这个世界上不会有这样的人。哪有人会去理解霞的痛一句骂名就能最快跟这种人划分界线,没人会花时间去理解一个看似出卖自己的女人。而公爵这个角色所在就是为了体现出其他人的冷漠吧。
还有陀对加甫里拉的描写(还自带解说)也是非常到位:“本书中的人物加甫里拉·阿尔达里昂诺维奇·伊沃尔京则属于另一类;他属于“聪明得多”的一类人,尽管他从头到脚浑身充满出类拔萃的愿望。然而,上文已经指出,这一类人比前一类日子要难过得多。问题在于:聪明的“普通”人即便有时候(也可能是一辈子)把自己想象成旷世奇才,可是在自己心里总保留着一条怀疑的蛆虫,这条蛆虫能导致聪明人最后完全绝望;纵使认命屈服,也已经被深入骨髓的虚荣心彻底毒化。”
人最怕的就是既不承认自己的平庸,也不愿脚踏实地去努力改变。
在这次阅读中,我更加深入地思考了陀的写作理念和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陀试图提炼出典型的人物,以表现一定的社会现象,而这需要作家有一种“提纯”的能力。作家还要通过书中的不同人物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思考,这个过程并不容易,需要在人物的性格立场上进行铺垫,因此人物的性格立场往往较为简单。
我也对公爵这个人物产生了新的理解。之前我觉得他天真傻气,但这次我觉得他是陀用来呈现“大爱”的角色。他能理解所有人的痛苦和无奈,可以接纳他人的倾诉,甚至对他人的误解和利用也能宽容面对。然而,在现实世界中没有这样的人存在。没有人会像公爵那样理解霞的痛苦,很少有人会花时间去理解一个看似出卖自己的女人。公爵的角色存在是为了展现其他人的冷漠。
另外,陀对加甫里拉的描写也是非常精准的:“本书中的人物加甫里拉·阿尔达里昂诺维奇·伊沃尔京则属于另一类;他属于聪明得多的一类人,尽管他从头到脚充满出类拔萃的愿望。”陀在书中指出,这类人相比于普通人更加不堪忍受。这是因为聪明的“普通”人,即使他们有时候将自己想象成天才,心里总保留着怀疑,这种怀疑会导致他们最终陷入绝望。虽然他们可能屈服于现实,但他们已经被深深地虚荣心毒化。
综上所述,在这次阅读中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陀的写作理念和人物心理描写。陀试图通过提炼典型人物来表现社会现象,而作家需要具备一种“提纯”的能力。公爵和加甫里拉的角色分别展现了“大爱”和聪明人的内心矛盾。人最怕的是既不承认自己平庸,又不愿意努力改变。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