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一年的阅读困扰。尽管我开始的动力是很高的,但在阅读过程中,我却遭遇到了一些困难。
首先,这本书的写作方式更像一本日记,没有什么精心编排的情节线索。因此,在阅读时很容易走神。有时候,当我已经读完一页时,竟然发现自己什么都没有记住。南极大陆相比于充满自力更生机会的热带小岛来说,除了躲在帐篷里,别无所事事。人们对于种田感兴趣,因为鲁滨逊通过白手起家的方式创造了一个新世界,这引起了人们的兴趣。这种观赏与人们喜欢看“荒野生存”或玩“过家家”没有本质的区别,人类对生存的热情是永恒的。
然而,南极大陆不具备太多的生存机会,并且处于极夜时段。回忆起这本书中的所谓有趣情节,一些“出去散步差点迷路”或是“在坑道中中毒”的事件。虽然这些事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并不经常发生。更多的时候,书中只是记录了主人公帐篷内的自言自语,虽然这是常态,但读起来真的没有什么吸引力。
其次,有时候文化背景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外国人的思维方式只能通过他们自己的语言逻辑来表达才会更加贴切。当我看到美国人的语言表达被翻译为“风因寒起,自东来”时,我感到有一种错位的奇怪感觉,想要摇晃这本书的肩膀,告诉它用通俗的语言表达。
文学翻译的通用标准是“信达雅”。如果只是读一些情节单一的小说,语言风格并不会引起太多注意。但如果要通过叙述去感受作者的处境,我很难忽视这种微妙的诡异感觉。
第三,可能也是与时代有关。我们已经习惯通过图像和视频来感受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对于纯文字的描绘已经不太感兴趣了。冰原极夜确实是令人震撼的景色,但现代人只能通过文字想象,这种想象力正在逐渐退化。我对此感到无能为力,只能深深叹息。
如果我这么说,这本书似乎毫无价值,为什么不及时放弃,以免浪费时间呢?虽然阅读进展得不顺利,但我却不舍得放弃,总是有原因的。总的来说,“一个人孤身在南极中心”这件事情真的让人深思。
孤独是一种深渊,危险却很诱人。也许是因为我内心的共鸣,我总是想要探索这种极致的孤独。如果把这看作是一次拓荒,那么我必须做好克服困难的准备。
鲁滨逊的故事不仅仅是关于如何白手起家的种田小说,正常的人在十七年的时间内是不可能毫无波澜地度过的。小时候我们看这个故事,长大后我们看人生。六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会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苦难。鲁滨逊不仅面临着物质生死攸关的问题,同时也经历了一次心灵的重生。
因此,这本书也可以被视为南极大陆的鲁滨逊。虽然它没有鲁滨逊的故事那么惨痛,但主人公是自愿留在南极的,并且拥有完整的装备。除去这一层外衣,他也只能审视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与自己对话,这种对话往往是最残酷的。
最后,“三日不读书,脑子变成猪”。这句古话还是相当有道理的。我也承认自己阅读不下去,这也是因为我真的很懒散地荒废了阅读的时间。
因此,不仅受到“南极”和“孤独”的审判,也受到了“阅读”的审判。这就是我在这本书中灰头土脸的经历。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