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读《西游记》时,我对于其中普度众生的神佛行为感到困惑,并不理解他们为何睚眦必较、自以为是。但随着网络上出现了许多黑童话的解读,我对这个故事的理解有了更深的层次,也产生了深深的震撼。这篇故事可以说是《西游》黑童话中的顶级黑,它揭示了“精”的本质,人必须变得“精”才能成仙。因此,在九重天的人情世故中,真正体现了精妙的行为和无穷的法力。
在故事中,孙悟空失去了坚定的目光和生机勃勃的神采,只剩下了眼底的嘲讽和冷漠。他说:“她寻不寻着,也是无用;我(眼睛)治与不治,都是瞎子。”观音在各方势力的纷争中陷入困惑,不知所措地变幻着法相。李长庚则在处理事态时显示出老奸巨猾的一面,周旋不已。
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一场戏,大看台上编织着小戏局。在这个做戏的世界里,真正的慈悲和善良都毫无意义,只是对功德圆满的阻力而已。因此,孙悟空抛弃了眼底的冷漠,成为了和煦的佛,而李长庚则在晋升之后摒弃了自己身体中的浊息,实现了无因果和超越情感的境界。道法的高妙在于极端的自私和自利。
孙悟空在这个故事中始终保持着一副任命的、妥协的、冷漠的模样,但让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他对于这个民族精神象征的意义。在他与六耳的因缘中,在这个无奈而无望的世界中,他依然是孙悟空,独一无二的存在。
吴刚伐桂的故事并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似乎没有任何意义。但在这个虚假的戏台上,所谓的意义又有什么意义呢?乌鸡国王并不在乎侍奉佛前有所付出,他只想陪伴老婆孩子过平凡的日子。而众人为了救出百花羞不再受制于身份利益,他们抛弃的“冷漠”和“浊息”依然存活在戏台的角落里,坚守着不合潮流的道义。就像亲王这两本原本没有明确出版信念的小书一样,没有了牵制,反而能够更加畅快淋漓地书写自己的故事。
喜怒哀乐,真实地感受内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是寻求所谓的意义,这就是孙悟空的选择,也是李长庚的态度。圣人忘情,至下不及情,我们所钟爱的,正是这一点!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