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衡水中学在一起的2557天》让我回忆起了自己高中生活中的痛苦和规训。痛苦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感觉,它还包括了麻木、无聊、冷、热和肮脏。每天清晨,我们必须在清醒之后直面冰冷的空气,为了赶上上课的时间;冬天由于暖气不足,我们只能瑟缩在被子里。而面对发下来的卷子,我们没有时间可以拖延,必须立刻去做。考试前,我们必须复习复习再复习,甚至焦虑本身都是一种奢侈,因为我们没有时间去焦虑。除了学习,其他任何需要耗费时间的事情都被视为奢侈。
然而,仔细一想,我所经历的痛苦与衡水中学的规训相比,实际上还算是相当宽松的。在我的高中(也在河北),虽然我个人感到非常痛苦,但我仍然有一些自由选择的余地。如果我真的不在乎时间,可以选择晚上出去散步吃饭,周末打牙祭,甚至购物看电影。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已经从被规训变成了自我规训,成为了一种自觉的劳动,既需要体力又需要精神。
进入大学后,我迷恋上了各种各样的消极自由。比如,我可以坐在第一排上课时看小说,因为没有那么多无聊的课程需要我去关注。但与其说我喜欢这种活动本身,不如说我更想通过这种行为来表达自己在不影响别人的前提下活动的自由。这种觉醒或许有些幼稚,但它确实存在。
除了以上的内容,我还想谈谈一些与主题无关的小事。我们学校被围墙隔离在外面的世界之外,外面已经进入了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而围墙内仍然停留在2000年代。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这是一种在当下无法再现的体验。因为学校完全禁止使用数码设备,我们只能读一本杂志或报纸数天之久。如果杂志或报纸有好的内容,我们会相互传阅,甚至将它们卷起来以便保存。我最奢侈的快乐就是在床上打开手电筒,阅读新买到的一本《中国国家地理》。我对于刚到手的杂志或报纸非常兴奋,放假前我会疯狂读几本杂志,并在小本子上抄录下想看的电影和听的歌曲。这样的生活仿佛有些古典,让我恍惚觉得自己是2000年代文化的遗民,不再处在现代的赛博空间中,而是存在于已经式微的“纸浆知识体系”中。
总的来说,《与衡水中学在一起的2557天》唤起了我对高中生活痛苦的回忆,并使我思考了自由和规训的辩证关系。在规训的压力下,我意识到自己对于那些看似平凡的自由活动如散步、阅读杂志等的珍惜,也明白了自己对于自由的渴望和追求。同时,这本书还带给我一些对于过去时代的怀念和对于纸质阅读的思考。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