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中的触目惊心的人祭场景占据了全书的五分之四。阅读完后,我的最大感受是“震撼”。这种震撼首先来自作者李硕的不凡才华。作为非专业考古学家,他通过大量的新石器时代至夏商周的考古资料,成功地还原了当时的人祭和宗教场景,将商文明那尘封三千年的野蛮、残酷、奔放和奇幻一一揭示出来。然而,商文明并不仅仅是人祭宗教,它还涵盖了诸多其他特质,包括创造汉字和数学体系、完善夏人的青铜技术、引入西域家马和马拉战车,探索古代中国各个地域,以及研究人骨的多种应用方式。这一切都对中国后来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了更真实的还原历史,作者甚至深入研究了甲骨文,这使我感到非常惊讶。以下是书中让我印象深刻的针对甲骨文的描述: 在书的"后记"中,作者提到了他对探索未知的热情和在广袤而稀疏的土地上旅行的爱好。他原本认为进入大量的考古报告将是一次充满奇幻的时光旅行,但最终他发现,深入研究人祭的起源是如此令人沉重。这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探索精神。在读完这本书后,我迫不及待地搜索了作者的信息,听朋友说他已患重病并不幸去世,让我感到十分沮丧,不禁感叹天妒英才。然而,命运却有时转折莫测。我从一篇最近的网络帖子上得知他奇迹般地保住了生命,正在康复中。我为他的生还感到高兴,他可能会开启全新的人生篇章,经历了生死,让我更加期待他的下一本杰作。 其次,我被书中描绘的周文王深深感动。这位年过半百的周文王将他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投入了《易经》的研究,通过探究事物背后的因果联系,他最终创建了一套翦商的理论和实际操作方法。《易经》代表了一切都是无常和可变的思想,每个六爻的组合对应不同的卦象,即使只有一个爻的变动也会产生不同的卦象,这正是“易”的本质,即变化和无常。这一思想成为周文王的精神支柱,他认为一切都是变化的,即使现有的秩序也可以改变。这种“用无常的可能性重新组织世界,一切皆有可能”的思想最终成为周灭商的支持力量。 最后,书中让我震撼的是中国文化的早熟。周灭商后,华夏旧文明以其杀戮和人祭特色被新华夏文明取而代之。周朝的建立将野蛮和残酷替代为道德、法治和文化传承,这个变革发生在三千多年前,比人类其他文明早了一千多年。周公重新定义了“德”的概念,不再是商人恩惠的无原则,而是客观的道德规范,如孝悌长幼、中正恭逊、宽宏温直等。神权退却,以仁义道德统治中国。周公消除了旧文明和相关记忆,消解了族群血统壁垒,摆脱宗教和神秘世界的束缚,不再把人类差异视为神创的贵贱之别。这是中国文明最彻底的自我否定和重生,使华夏文明过早地走入了世俗世界,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总而言之,这本书深刻地阐释了周公时代的变革,神权的撤退使中国文化早熟,成为人类文明中的一个异类。这一改变在其他文明中一直到公元1500年后的近现代才发生。 此外,这本书还包含了许多耳熟能详的《封神演义》情节,为阅读过程增添了趣味性: 历史一直是我薄弱的领域,或许是因为儿时的历史教育太过单调,充斥着死记硬背。如果能更早接触类似于这本书的历史著作,相信我的历史兴趣会更为浓烈。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