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何光锐的《一支毛笔的青春》中,随着阅读的深入,可以感受到问题的提问非常巧妙,回答也十分精彩,让人流连忘返。这样的文字具有一种魔力,不知不觉地将读者带入到优雅的书画世界中,让人沉浸其中。回首之际,突然想起小何曾对我说过的一番话,仿佛就在昨天。
小何全名何光锐,是我在报社的师兄。当时刚进报社,我跟其他师兄们一样跟着叫他小何。他并不介意,只是微微一笑,分享了在报社的经验。记得有一次在印刷厂门口,我们聊天时,他拍拍我说:“人生漫长,如果有时间,不妨培养一些其他的兴趣爱好,有人写小说,有人玩摄影……”这听起来有点像《肖申克的救赎》里的台词,但他的意思很明确,就是说你不能只有工作,还应该有诗意和渴望远方的精神。
当时我未必完全理解这番话的含义,但这位师兄毫无保留地教诲至今仍然让我感动。后来我在汪曾祺的文章中读到:“人活着,就得有一些兴趣。”如今当我看到何光锐的《一支毛笔的青春》时,我突然明白了师兄当初的话。
师兄已经淡出采编工作,但江湖中依然传说着很多他的事迹:他来自平潭,十多岁之前竟然没有见过海;他热爱书法,在大腿上练习书法;他也热爱足球,是报社足球队的前锋;在学校时,据说新闻系有一位猛人,连手臂打着石膏都能冲顶,那个人就是他……。
显然,这是一个十分执着的人,正是这种执着的精神使得他在新闻行业之外,在书画评论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一支毛笔的青春》是他近年来的书画评论集,其中包含着三十六篇文章,三十六个问题,三十六段深入浅出的阐述,读起来就像参加了一次研讨班一样,带来了很多收获。事实上,这些年来,光锐师兄在书画评论领域的造诣早已获得业内的认可,他被福建省美协聘为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在撰写艺术评论的同时,经常在省内各类培训班上分享研究心得,吸引了许多省内知名的工艺美术大师们。可以说,他是给“大师”上课的“大师”。
你可能会问,大师的课程是怎样的?这本书就是为你解答的。
首先,光锐师兄身为媒体人,他的新闻嗅觉依然十分敏锐,书中的许多问题不仅抓住了当下艺术圈的痛点,而且非常吸引人。例如《黄宾虹到底可以不可以学》《你是剑宗还是气宗》《风雅由谁说了算》等等。而他的回答则极具技巧和能力。他不讲大道理,不糊涂地绕圈子,而是选取一个小的切入点,用手术刀一样的准确性剖析问题的关键,然后通过深入浅出的分析来解决问题,结合书中所配的书画名帖解读,让人信服。
如果说问题的抓痛点可以反映出他在新闻方面的素养,那么回答则充分体现了他的文化底蕴。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全书中的三十六篇文章都是美文,他的文风飘逸自如,纵横古今,各类典故信手拈来,让人陶醉其中。
此时的何光锐,就像古代的君子一样,风度翩翩,带领我们进入优雅的中国传统文化之旅。他纵横古今,跨越东西,打破美术与文学、历史、哲学之间的藩篱,通过深思熟虑的思辨、生动的文字、丰富的案例和精美的图片,集中探讨了“古法”“古意”与当下文化潮流相遇的现实意义,揭示了跨文化、跨领域的艺术史研究新路径和新方法,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多角度文化画卷。
回顾这本书,光锐师兄认为,现在的时代太过于浮躁和随便,人们缺乏内心的宁静和细致,也缺乏对精致工艺的真正需求和鉴赏力。他的文字中透露出对“古”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执着。他说:“毛笔是农耕时代的产物。古代读书人对待笔的感情,就像农人对待农具一样。”他热爱毛笔,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原因很简单,“情感的产生都是你用了心”。
他关注古代文化并不是停留在古董文化中,他说古与新并不是对立的,真正的古是常变常新的,真正的新总是与古相呼应。他的观点贯穿全书。
在开篇时,他提问中国人为什么要把自己逼到只用一支软笔?何光锐是这个时代的觉醒者,他为中国传统书画艺术感到担忧,为艺术评价标准的混乱而忧心忡忡,为快餐文化的泛滥而担忧。然而,他从未放弃希望,他深信中国文化会自我修复,他呼吁将传统归还给传统。更重要的是,他以行动示范,写作、著述、授课,他坦言:“我的青春岁月都在与毛笔相伴的过程中消磨”,我们现在看来,这是一段闪耀的日子,他通过文字,在古代书画中找回了初心。将来,这样的日子还会继续下去。
《一支毛笔的青春》仅仅是一个开始。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