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标题是《为什么我们的行为会把旁观者变成道德叛逆者》。在我初次看到这个标题时,我想起了以前看过的《乌合之众》,因此以为这本书会讨论类似的内容。然而,这本书与之有很多不同之处。
不过,我不会进行太多的对比,因为《乌合之众》是一本描述100多年前社会群体现象的书籍,时代和社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桑德森教授在这期间进行了新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所以我不会进行对比,只是列举一些我在这本新书中学到的知识点和收获。
这本书讨论的是为什么明知道举手之劳可以带来巨大的改变,可以帮助到他人,但这些人却经常选择袖手旁观,即使他们是“好人”。很多事实告诉我们,沉默会延续残忍,那么在需要我们采取行动的时候,为什么我们会无动于衷呢?又需要怎么做才能让我们挺身而出呢?
在这本书中,桑德森教授利用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前沿研究,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指出了我们无动于衷的原因,并分享了一些促进我们挺身而出的策略。这也是本书的可贵之处,作者提出了许多策略和有效的改善方法。
我认为,只有清楚地了解深层原因,我们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在这本书中,作者有一章节专门讲解了读懂沉默以及不采取行动背后的原因和处境。我们需要思考和研究挺身而出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会有什么样的风险和巨大代价,需要承担多少社会成本,以及这个事情究竟是谁的责任,等等问题。
这本书涵盖了很多不良道德行为,如校园霸凌、不当性行为(包括性侵)、职场霸凌和种族宗教歧视,甚至犯罪行为。在书的最后两章,作者讲述了如何改变现状的方法。其中包括学会行动,从道德勇气开始;塑造道德先锋;相信变革;培养共情;扩大我们的圈子;寻找符合道德规范的领导者;与朋友和同事一起行动;以及改变规则、改变文化,注入正义的道德文化等。
作者还强调了培养共情的重要性,将重点放在培养对受害者的共情上,激励行动。共情不仅是一种天生能力,也是一项可以学习和培养的技能。另外,我们还需要找到不同的专业机构对我们进行培训,学习技巧和策略。
最后,作者提到我们可以从一些非常简单的事情开始,迈出勇敢的一小步,让更多的人朝着正确的方向迈出一小步,甚至停留在原地也可以。只要我们越来越多的人齐心协力,就会产生很大的不同。这正是有效培养、训练项目中使用的方法,用于防止学校中的霸凌、性侵和警察中的问题行为。同时,企业也需要创造一些技巧来提醒和触发员工的道德行为。
总结一下,本书提出了许多改善旁观者行为的策略和方法,从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角度分析了旁观者效应的原因,并探讨了挺身而出的重要性。这本书不仅让我们更加了解为什么好人会冷眼旁观,还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