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现代学人中,我特别喜欢鲁迅和钱穆这两位先生。然而,鲁迅和钱穆之间的交集非常罕见,这似乎有些奇怪。
鲁迅在《呐喊》的序言中写道:“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鲁迅表现出了他自己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一面,但他留给世人和世界的印象更多的是他他横眉冷对千夫指。
钱穆在《八十忆双亲》的前言中写道:“今岁余年八十,明年,又值双亲一百十龄之冥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回念前尘,感怆万端……愧对当年双亲顾复教诲之恩,亦何以赎不肖之罪于万一。”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年事已高的人,回忆起自己的父母时的心情到底是怎样无法自拔的。仅仅一些片言只语,就让我无法停下阅读!虽然钱穆是江苏无锡望族的后裔,出身于“七房桥”的五世同堂,但他的家族经历了战乱,内部贫富悬殊,子弟们不再读书,没有追求进步。钱穆的家庭也深陷困境,而他对先祖父、父亲和母亲的回忆和描述,虽然只是简单的几句话,但对于钱穆个人品格和个性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钱穆在《师友杂忆》的序言中写道:“惟生平师友,常存心中,不能忘……余所追忆亦可使前世风范犹有存留。读此杂忆者,若以研究中国现代社会史的目光来看,也未尝不足以提供一个客观的佐证。对于那些有心研究世道的君子来说,或许这里面的一些回忆可以充当一面镜子。所以说,我这些杂忆,并不仅仅与我个人有关。”这本书中,他回忆了西南联大以及新亚书院的一些师友和相关事宜,有许多是大众耳熟能详的,但并不完全了解,更不准确。可见,人们更喜欢听闻轶事八卦,而对于他从小学到大学任教之前的求学经历和遭遇,以及他如何成为学者的经历,这些都是我想起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某些人物通过种种奇遇练就绝世武功的故事,可以作为彼时中国社会风气和学风的见证。对比现在的社会风气和学风,令人深思!
总之,二十多年前读完《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今天再次阅读,我对人们经常将“温情和敬意”这个标签仅仅贴在钱穆对历史的研究上的做法是不同意的。这本书足以显示钱穆对过去的一切美好的人和事都怀着“温情”,以及他在“回忆”中表达的“杂忆”,以及对过去的“敬意”。
通过阅读鲁迅和钱穆的著作,我得出了一个私人见解,那就是鲁迅像一个“战士”,而钱穆像一个“绅士”,他们都可以被称为“国士”。他们都站在那个时代的中国,思考着中国的未来。鲁迅更多地关注中国历史中“吃人”的一面,所以成为了战士(侠义者);而钱穆更多地感受到了中国文化中“温情”的一面,所以成为了温润如玉的绅士(柔情者)。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