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对话是一部电影《LadyBird》中的经典台词。这段话引起了我对母女关系的思考,让我意识到在外部环境中有人关注着母女之间的关系。当时,我就像电影中的主人公一样,感到无言以对,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我心中充满了委屈,这两句话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起初,我只是从两人之间的关系出发,本能的认为女儿永远无法满足母亲的要求,而母亲则永远觉得女儿不够好。我将所有的怨恨都投射到面前的这个女人身上,她既是我的母亲,也是我自尊心的敌人。
随后,我逐渐发现了父亲在这段关系中的不可见存在。母亲习惯性地将夫妻关系中的垃圾倒入我这个情绪垃圾桶中,倾泻之后却会说一句:“不过,你爸爸对你还是很好的。”她将丈夫和父亲这两个角色强行分割开来,将我的愤怒巧妙地填满了我的嘴,我将其吞下肚子,通过肠胃吸收,最终转化为血肉,但无法向任何人透露。
直到现在,我才意识到母女关系中的一种共性,看到时代的悲哀如何反映在每个母亲和女儿的角色身上。金惠珍在这本书中描绘了我想象得到的关于母女关系的一切时代特征。
在这本书中,作者描绘了与计划生育相似的韩国家庭计划,使女儿成为独生子女。忙于工作的父亲,为家庭牺牲的母亲,学业优秀的女儿,组成了一个典型的现代家庭。但在这个“现代化”的背后,仍然存在着父权制度的培养逻辑。因此,女儿必须优生,因为必须生出来的这一个孩子必须是优秀的。无论生男生女都一样,因此,女儿必须像男孩一样强悍。
书中母亲对女儿的期望都在我熟悉的范围内,只是没想到,女儿是一个同性恋。我非常钦佩作者金惠珍的布局,让父亲在书中因病早逝,加之独生子女的背景,女儿和母亲之间没有了任何隐晦的矛盾,也没有任何隐藏的人物,母女关系裸露地摆在了台面上。女儿的同性恋身份既是矛盾的催化剂,也代表了身份却又因某种情感留有余地。我和我的妈妈就生活在这个余地中,不断地拉扯、折磨对方。金惠珍深有体会地描述了小绿妈妈的想法:如果小绿的父亲还在世,或许他会直接杀掉她。
然而,小绿的父亲已经去世,这个难题完全落到了小绿妈妈的身上。小绿妈妈解决这个问题的动力来自于一位叫珍的高龄女人,她在疗养院照顾着珍,珍悲惨的晚年使她感到恐惧,她害怕自己和女儿将来会和珍一样。珍身上与小绿的共同之处迫使这位母亲不断思考,她们这样的人是否不值得享受晚年,或者是社会对她们的不公造成了这一切。
母亲必须做出选择。这是女儿的问题还是社会的问题?如果是女儿的问题,母亲一定会竭尽所能地改变女儿,哪怕是改变她的性取向,后果就是失去女儿。如果是社会的问题,那么这个庞然大物又怎么会被一个母亲所改变呢?
这本书让我女孩竭尽全力地注视着母亲,小心翼翼地接收每一个情绪信号,但是母亲永远不回头。这本书从母亲的视角讲述了故事,我不得不再次注视,我已经受够了,不论母亲作何选择,我都要转过头,朝向自己的人生。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