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日常工作中最花费时间的活动就是和书籍打交道。有时我是出于自我养心的需要去阅读,有时则是为了工作而读书。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经常会使用笔来划出重点,并且有时候会摘录几句话。这个习惯我已经坚持了三十多年,但直到最近才发现,原来我一直使用的方法是错误的。
作家李小墨所著的《海绵阅读法》中,清晰地阐明了记读书笔记的正确方法。阅读之后,我深感如醍醐灌顶,而实践之后,我确实发现自己比以前吸收了更多的知识。
那么好的读书笔记应该是怎样的呢?如何高效地整理读书笔记呢?很多人花费大量精力整理的读书笔记,实际上并没有带来任何帮助。原因在于他们没有做到以下几点:首先,重点应该醒目。重点指的是新知识,是这本书与其他书的区别,体现着这本书独特的价值;其次,重点是对我们最有启发和帮助的内容。其次,要提炼出底层框架。在阅读时,我们不能迷失在细节中,要学会俯瞰全局,提炼出底层框架和底层逻辑,对整本书有一个系统性的把握。第三,要有一个好用的索引系统,方便快速搜索和定位相关内容。最后,要保留在阅读过程中被触发的有价值的思考和鲜活的感受。切忌迷恋干货,笔记要简洁,只需几个关键词和核心论点句,这对整本书的复习几乎没有任何帮助。把读书的收获固化下来,也能让阅读输出变得更加顺畅。好的读书笔记可以让我们在读完一本书后,非常清楚自己的收获究竟是什么。
了解了好的读书笔记的几个要点之后,下一步就是如何来整理读书笔记。我们可以使用三种层次的读书笔记,从而最大限度地吸收一本书的精华。
第一层次:局部碎片化的笔记。这种笔记需要掌握万能读书笔记模板的九个要素,包括阅读动机、核心概念、金句收集、故事案例、联想发散、任何疑问、洞见时刻、情绪感受和行动灵感。人与动物的一个不同之处在于我们有复杂的情绪,很多时候我们对人生的思考都是由情绪触发的。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些鲜活的情绪和感受是思考的绝佳入口。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捕捉自己的情绪感受,特别是那些强烈的情绪感受。因此,现在我在阅读时一定会拿起笔来,不仅是为了读书,还为了整理思路。过去读完的书几乎一点痕迹也没有,而现在的书上则满满地记录着我的收获,它们是对这本书的认知和解读。
第二层次:全局概览的笔记。做全局概览的笔记需要用到思维导图笔记法。我们可以准备一张横向放置的白纸,将书名写在正中间,然后将章节名提取关键词和关键句,梳理逻辑结构,并依次绘制分支。如果有时间,建议使用彩色标注,不同的颜色可以加强记忆效果,也令眼睛愉悦,同时有助于整理书籍的逻辑结构。然而,在制作思维导图笔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笔记不能流于表面和形式,可以使用黑色记下书籍的要点,使用红色或蓝色做些自己的思考总结等。
第三层次:结构内化的笔记。读完一本书后,我们需要找到与自身的关联,并总结出能让生活变得更好、更有意义的智慧。这时候,写读书笔记就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了。读书文章可以迫使我们进行深度思考,也可以迫使我们用自己的话语复述所学,从而实现深度内化和高效记忆的效果。此外,写读书笔记还可以推动我们将所得的收获进行结构化整理,筛选出重中之重。经过这三种层次的笔记整理,我们就能完全地掌握一本书的精髓。我曾亲自试验过,这种方法确实非常有效。一本书读完后,书中的内容会在我的脑海中持久地存在。
钱钟书先生说过,越是聪明的人越懂得下“笨功夫”。那么,究竟如何下“笨功夫”呢?通过我们提到的这三种层次的读书笔记,我们就可以辅助自己成为这样的聪明人。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