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群星》这部作品在展示一个虚构的社会乌托邦的同时,也探讨了人类对于探索、勇气和自我超越的渴望。与《圣经》中的伊甸园和出埃及记类似,小说设定了一个充满物质富足、人人不老不死的城市迪阿斯巴。而这种过于富足的生活导致了艺术的消亡,人们不再关注艺术的意义和主观感受,而是追求刺激的体育运动和冒险,以及做爱。
然而,故事中的主人公阿尔文对这种乌托邦生活提出了质疑,并受到一位神秘人基特隆的引导,最终离开迪阿斯巴,开启了一段探索未知领域的旅程。这个情节与《圣经》中的夏娃被蛇引诱吃禁果、被上帝逐出伊甸园的故事有相似之处。然而,作者克拉克明确表示,《城市与群星》并非对基督教经文的复读,而是在探讨人类勇于走出安逸生活,勇敢面对未知和挑战的精神。
小说中还揭示了阿尔文的出走行为并非偶然,而是设计者雅兰·蔡故意设下的一根保险丝。他希望通过每隔一段时间出现的特异人,唤醒被时光和谎言淹没的迪阿斯巴人类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心与探索欲。而阿尔文不怕未知与死亡,勇往直前,打破迪阿斯巴的陈腐与自闭,揭开人类与群星的秘密。
克拉克在小说中鼓励人类勇于突破自我,努力奔赴群星,这是他一贯追求的主题。与此类似,科幻作家刘慈欣也秉持着相似的价值观,希望人类能够勇于探索、超越自我。他在接受奖项时引用“说好的星辰大海,你却只给了我Facebook”,体现了对人类探索宇宙的渴望。刘慈欣的作品《流浪地球》也呼应了这一主题,尽管他声称写这部作品只是因为计算错误。其实,《流浪地球》中的宏大景象,与《城市与群星》中“流浪太阳系”的情节相比,都是表现人类追求探索、超越的力量。
因此,克拉克的立意更深层次地探讨了人类对于探索和自我超越的渴望。他在小说中提出了人类应该敢于走出安逸区,鼓励人们勇敢面对未知和挑战,而不是像《黑客帝国》中的架构师所设定的救世主,只是履行着母体规定的循环。克拉克的作品给人以科学乐观主义的启示,鼓励人类勇往直前,奔向更广阔的星空。
因此,克拉克的《城市与群星》并非简单的复读《圣经》,也不是一种宗教主题科幻作品,而是充满科幻创新的作品,调动了读者对于探索、勇气和自我超越的思考,引发对于宇宙的无限想象。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