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在版代邮件里看到《图像》的书讯是在2020年的11月,简介里的几句话立即引起了我的好奇心:
图像无处不在。然而,为何有些图片能得到成千上万个点赞,甚至成为视觉文化的标志它们成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是啊,为什么呢,必须承认此前我从未思考过这个问题。接着往下看:
本书是一趟奇妙的艺术之旅,将文艺复兴的绘画与库布里克的电影放在一起,将抽象艺术与当代广告用全新的方式讲述图像的内在机制。阅读这本书,仿佛进入了画家、导演、摄影师的工作室,了解创作背后的秘密。
这下彻底吊起了我的胃口,赶紧要来部分内文审读。版权方体贴地给了一节英文样张(原书是意大利语的),有别于一般艺术鉴赏书的版式一亮相就吸引了我:
英文样张
这些并置的图片、辅助线分明在说:我可不是那种死板、陈旧的教科书。机翻的样张译文也验证了我的直觉,这真的是一本不落俗套的艺术书。支撑我信心的还有意大利亚马逊全网排名32、摄影艺术分类第一、平均分4.8分这样的骄人数据,此时这本书才刚刚出版一个月而已。而页面的36条评论里更是充满了在我看来有些夸张的溢美之词:
伟大是唯一能想到的词……让我们能够更批判性地解读我们在社交网络上不断看到的图像。法尔齐内利是当代意大利最好的作家之一,文章清晰而不晦涩。
这是一部关于图像的历史及其多重意义的杰作。
如果你对艺术、摄影、设计感兴趣或者只是有点好奇,这本书就是为你准备的。即使是新手也能跟着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概念。我认为这本书绝对不能错过。
一年多以后,当我拿到这本书的全译稿开始通读时,我知道这些意大利读者并未夸张,这本书当得起以上所有夸奖。当然它能有如此流畅准确的呈现,必须要感谢翻译@Penthesileia,她对艺术的热爱、对翻译工作的认真负责和精通多语种的超强能力,成就了这本书的中文版。
图书编辑的工作远没有读者想象的浪漫美好,很多时候和任何一份工作一样充斥着鸡零狗碎,但必须承认,编辑这本书的过程非常幸福。作为本书在中国的第二个读者,内心时刻被先睹为快的兴奋和获得新知识的喜悦充实着。以至于我在编辑过程中时常忍不住在编辑部的小群里“显摆”这些知识。比如:
透视原理假设我们用一只眼睛观察,射击时的瞄准也是如此。这样的关联在英语中被保留了下来:无论是“拍照片”,还是“射击”,英语都使用shoot这个动词。
看起来只是一个信手拈来的知识点,第一次读到时却有恍然大悟之感。作为一名艺术修养非常普通的路人,我虽然看过一些艺术书籍,但获得的知识总是在脑海里短暂停留一阵后就消失无踪了。固然我也能记得些流派、艺术家和代表作,但那些信息从未内化成我掌握的知识,更别说一窥其中的创作规律了。
法尔奇内利在《图像》这本书里做的,正是提炼创作规律,在浩瀚的图像中寻找解读图像的钥匙。法尔奇内利先后就读于伦敦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和罗马大学,作为标准的学院派,专业知识极为扎实,丰富的参考书目也说明了这一点。和本书的内容稀缺性同样难得的,是语言的明白晓畅、深入浅出,读者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不会感受到专业书带来的心理压力,没有“看不懂”的疑虑。
比如我一直不懂如何欣赏的静物画,作者是这样解说的:
《美杜莎之筏》或《自由引导人民》既容易理解,也引人入胜。从很多方面来说,它们就像电影、电视、视频游戏:它们是讲故事的图像。相比之下,静物画总是无声的。然而,想走进它们并不难,只需转移一下注意力:不要以为自己是在看一部电影,而要想象自己在听一张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