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我只读了《大学》和《中庸》这两篇文章。在译文中,翻译者注重信、达、雅的原则,但只能说达到了前两层的境界。翻译的内容很多时候无法完美地兼顾典雅和秀美,这是因为古代和现代语言之间的差异太大。为了确保翻译内容不出错,只能采用平实而含蓄的翻译方式。我觉得有几处翻译可能不太恰当,但无论是通过推敲还是比较各种翻译方式,都发现自己的理解有误,或者无法找到比翻译者更好的翻译方式。即使通过词义的深究,古文始终具有简洁留白的美感,而这种正中平和的翻译才能保留这种表达特色。
当然,如果要说这种翻译对于初学者来说有利于阅读,准确地说应该是那些具有一定古文阅读能力但没有系统接触过《大学》和《中庸》的初学者。但是,如果追求那些辞藻华丽、韵律优美的翻译,而心浮气躁地只翻阅了两三页就失望,认为这本译注不是“知者过之”“贤者过之”,这种缺乏敬畏且只图功利的读书心态实际上正好是理解《大学》和《中庸》道理之所不行的最典型例证。
至于这本书名为译注,却只有音注;宣称是《大学》和《中庸》,却额外多附十篇其他文章。这些因素是否应该对购买一本书产生影响,这就是因人而异的问题了。
原本是在写短评,但是短评不够用了,所以移到这里了。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