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力教授自诩为法社会学学者,但他的论断是否基于实证调查并以真实的中国国情为基础,还是仅仅是他以出色文笔所刻画出的国情的刻板印象呢?
其中一项论据是苏力教授在关于药家鑫的文章中提到他的所谓独生子女免死论时表示:“我预判中国广大民众大致可以接受这一规则。”这个论点对于一个以实用主义自居的学者来说,绝不是一个无关紧要的细节,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独生子女免死论”在实际中是否有效。但这个论点是否正确呢?
判断这个问题并不需要过多的社会科学知识,只要依靠普通网民的常识即可得出结论。可见,就社会现实的了解而言,普通网民可能比这位顶尖的法社会学家更为了解中国。
相反,那些被苏力教授批评为脱离中国社会现实的教义学者在这个社会问题上看得更加清楚。他们确实可能反对死刑,但这是基于价值观而不是基于所谓“中国广大民众会认同废死”的假设。
例如,邱兴隆教授在回应苏力的论文中指出:“苏力很可能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中国的老百姓虽然善良,但他们好认死理,他们未必会像苏力所自信的一样大致可以接受这一规则,而且很有可能成为阻挡苏力独生子女免死论推进路上的钉子户。”
从他们看来,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生命等价,杀人者不死,被杀者的生命便被贬值;没有死刑的威慑,独生子女就可能肆无忌惮地杀人,他们自身的生命就没有保障。这些观点在他们看来是无需证明的常识。面对这样的观点,苏力的三大限定可能力不从心。苏力最好是在确证“中国民众大致可以接受这一规则”之后再做出判断。
需要警告苏力的是,就独生子女免死征求民意之前,他是否准备好了?即使将这一高论挂在网上征求民意,即使他的措辞再友善,也很有可能遭到网民的反对。这也是借鉴经验。因为曾经有学者因提出废止死刑的建议而遭到攻击,我的经验告诉我,苏力可能缺乏的就是这种被攻击的经验,网民完全有可能以攻击的方式给他补充这一经验。
更深度的分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例如结合更多的实证调查或引用其他专家的观点来支持或反对苏力教授的论断。此外,对于苏力教授所述的社会现象和民意,可以深入研究实际数据和调查结果以验证其正确性。这样才能更全面地讨论和评价他的观点。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