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是因为太累了还是因为阅读时有些疲惫,但不得不承认山月记已经被解读得越来越多,以至于我感到有些平淡。不过,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我确实感到了一些矛盾。虽然说,古典故事最本质的魅力似乎来自于其留白之处(山月记尤为如此),但这种阐释并没有削弱其感人之处。就像李陵对于时代角色的并列叙述,或者子弟中连贯的、近似于现代表述的方式,都增添了更多的意义和趣味性。直到悟净的故事,以及书评,我才惊觉到自己奇怪的隔阂感。例如,我并不把《悉达多》看作一部小说,而是看作对故事结构的寄托。这本书的原始意图比故事本身更为重要。书评更多的是说理性质的,要清楚地阐述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但是,我将《山月记》视为一个故事。这种以说理为出发点的体系不是我希望去品读故事和了解故事的方式。一个人读完一个故事,或许总结出一个道理,但这样的道理真的需要践行吗?值得借鉴吗?还是只是更加了解人和自己。如果一定要从文本中寻找道理,反而会变得像读教科书一样无趣。《山月记》并不天生就是一本教科书。它真正带给人们的感触是什么呢?正是它尝试剖析这些历史人物的举动,创造出来留白背后更加复杂、生动的人物形象。正是因为这些生动的、矛盾的人物(虽然在更大的命运中),让人感到有趣。解析只是折损感受才是创造。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