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因为无聊,我开始在B站上寻找一些公开课来系统地学习。如果是十年前的我,我宁愿在风雨中跑十圈也不会对文学方面的课程产生兴趣,听着文学就让我昏昏欲睡。当年,我曾经对那些高考成绩不错的同学去读文学专业一头雾水。现在,经过了十几年的高考压力,我纯心地对文学产生了好奇,于是我打开了B站上关于文学公开课的弹幕数量最多的杨宁老师的文学理论公开课。
好了,扯了这么多,我们进入正题吧。
首先,我选择了书籍的获取途径。
我选择了在微信上购买了连续包月会员的方式通过“微信阅读”阅读本书。其实,主要还是因为我现在经济拮据,生活费紧张,买纸质书已经买不起了。我突然想起很久以前我在微信阅读上充了一些电子币,但是发现直接开通会员比充电子币更划算,于是我就开始畅读了大量的图书。
其次,为什么选择了这本书。
当然了,首先就是封面吸引了我。这本书的封面给我一种日式经典推理小说的感觉,非常吸引人。它展现了一张充满诡异和未知的脸孔,像是在引诱读者去探索其中的秘密。这种半遮半掩的表情等待着读者翻开书页。
然后,我选择给予三星评分的原因。
首先,从豆瓣和微信读书的评分来看,这本书的评分还是相对中庸的,都在6.9和70.1%左右。从这两个平台的评分标准上来看,评分还是比较客观公正的。而且,在微信读书上的书评也比豆瓣多一些。
不过,我本来打算给书打3.5颗星的,但是有一句话让我感到心理不适。我有一种强烈的直觉告诉我,因为这句话,一些读者被劝退了;因为这句话,一些读者产生了阅读不适感,甚至带着一种微妙的芥蒂读完整本书,最后给了一个相对较低的评分。我不知道作者写这句话时是出于怎样的心态。(如果只是我太敏感了,那好吧,我也承认)
我在微信读书上看到了作者写这本书的创作契机,以及这本书关注的时下社会热点问题,如整容陷阱、网络暴力、容貌焦虑、小镇学霸、性别对立、职场性骚扰等。这本书以现实为素材,并且根据作者的职业背景和创作思考,我可以说这是一个在作者个人舒适圈里孵化的作品。
其次,我还对这本书的文笔给与了肯定。在我看来,作者的文笔确实很好,超出了我这个阶段能够羡慕的程度。关于文笔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是我自己对文笔评价并不苛刻,只要作者能够出书,我就认为他至少在文笔方面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符合某些读者的口味。
关于人物方面,我个人比较喜欢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在推理小说中,解谜的过程就是探案的过程,涉及到很多人物角色,基本上都是工具角色,线索都是通过对话透露出来的,有的人说完一句话就退场了,甚至有时还要通过某个人的自爆来推进整个故事。在这本书中,我个人觉得女警官的角色刻画得很成功,毕竟她是其中的主角之一。
关于情节方面,我觉得这本书在设计上非常成功。虽然故事的素材有些老套,但是整体的叙述非常紧凑,从一开始制造悬念、渲染氛围,然后逐渐引入重要角色,一点一点地抛出线索,有节奏地串联起人物命运,最终揭示真相。整个故事的叙述骨架非常完整。
对于素材的选择,现在这个时代,当提到性别问题时,男女双方似乎总是站在对立面开战。这本书里面的话题在这个时代,或多或少,大部分人都能够共情,哪怕只有一点点。虽然有些地方有点说教,但是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认为作者的意识必然潜入其中。我们可以进行头脑风暴。小说中的世界不一定是真实的,但思考是必须要有的。
我非常期待看到这位作者突破舒适圈后创作出怎样的故事。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