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新民说送的赠书!非常希望这篇书评能够帮助到大家。
首先需要注意,《精神分析的新发展》的读者预设是明确的。编者乔治·哈格曼等人在《英文原著作者致读者的一封信》中表示,希望该书能向世界各地的治疗师系统性地介绍主体间自体心理学这一新范式的理论基础、实践方法与发展前沿。徐钧于《推荐序》中也写道,这本书“是当代主体间自体心理学的重要教材之一”,心理学专业的师生也是该书的重要受众。
虽然如此,该书的潜力显然被低估了,受众范围被狭隘化了。《精神分析的新发展》的语言流畅明快,平实而不失专业和严谨,没有学术专著中的艰涩弊病,完全没有阅读障碍。因此,不仅对心理学专业的师生,对所有对主体间自体心理学、心理学感兴趣,以及对人际关系和心理问题有疑惑的人都可以尝试阅读此书。
该书的主要内容和编写体例:主体间自体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来自于海因茨·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和罗伯特·史托罗楼、乔治·阿特伍德的主体间理论。因此,该书上篇“主体间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的每一章节都以论述自体心理学和主体间理论的核心概念为首,随后阐释二者在主体间自体心理学中的新形态,最后再附上与之相关的治疗典型实例。
在下篇“实践中的应用”中,六位心理治疗师分享了他们针对忧郁症、成瘾、儿童、夫妻、性取向和性别表现、自杀等问题的治疗过程和经验。此外,该篇中的一章“性与主体间自体心理学”,作者戈登·鲍威尔是一位男同性恋心理治疗师,其个人经历激发了他长期以来对性和同性恋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有评论者认为该书中的内容冗赘,重复性较多。不过,对于初学者和时间不充裕的上班族而言,这些重复恰恰是必要和有效的。根据自身情况可选择是否跳过重复性信息。
最后一点琐思:人是在社会关系中被构建的,而主体间自体心理学也建立在“主体间性”之上,强调治疗师和病人共同构建的场域和二者主体客体经验的碰撞。在心理治疗中,治疗师并非超人化身,而是与患者都是以独一无二的“人”的身份而存在。对治疗的交互过程中,双方都要接受对方自身经验的存在和冲突的可能性,一起努力相互救赎。此外,也可以尝试将主体间自体心理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适当地应用到日常的沟通交往中,给予他人支持,帮助其提高自体感。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