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中午,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开始进行第一轮核污染水排海,10月5日上午进行了第二轮排放。据报道,东京电力公司计划在2023年内分四次排放3.12万吨核污染水,预计需要30到40年的时间来排空2001年311东日本大地震引起的核污染水。
这次核污染水的排放将对海洋生物以及全球人类造成影响,但具体影响的程度还不清楚。然而,最可怕的结果可能是什么呢?
不禁让人想起日本科幻小说家小松左京于1973年出版的一本关于日本灾难预演的书《日本沉没》。这本书一经问世,就狂销400万册,重印100余次。这说明这种灾难预测深深触动了日本人民内心最敏感、脆弱和恐惧的地方。2006年,日本斥资20亿日元将其搬上了大屏幕。而2020年,NetFlix与“鬼才导演”汤浅政明以及AcFun站强强联合,将其制作成了动画。
故事的开端是位于小笠原群岛北部的一座小岛一夜之间沉入海底。以气象厅为主的专家小组前往调查,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可怕的猜测。
科幻小说虽然虚构,但其中关于地质、海洋、火山、气象等专业知识的叙述,以及逼近灾难的步步紧逼、不同立场人们的不同考虑,以及人们内心恐惧和人性的光辉与扭曲等,都让读者感到异常真实和不寒而栗。
通过阅读这本小说,读者可以了解以下地理知识:
1.纵横太平洋海底的富士山火山带。该火山带延绵一千六七百公里,从本州中央山岳地带的白马、飞騨、乘鞍开始,经浅间、富士,到箱根、天城、伊豆诸岛、青之岛、贝约内兹列岩、鸟岛,再往下到硫黄群岛,几乎涵盖了整个北回归线一带。
2.海底的压力可怕程度。在海底深处,当每平方厘米的水压约为一吨时,即使是酒瓶的软木塞在深水层也会被挤压成石头一样坚硬,不再具有浮力。
3.很少有人亲眼目睹的“乱泥流”。这种泥云从海沟底部遥远的另一端喷射而出,一面向上翻滚,一面迅速扩散。它能掀起惊涛骇浪,形成一团泛绿的、浓密的泥云。
此外,这本小说还展示了不同立场人们考虑问题的方法:
1.科学家认为事实非常重要,在关键时刻要依靠想象力。以往没有发生过的事情不代表将来不会发生,打破固有思维才能创新。许多发明创造正是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对灾难的预测也是一样的。
2.决策者认为客观事实和证据大于主观推测和想象。可能发生和肯定发生是两种不同的结果。对于身上肩负的责任,做出正确判断尤为重要。而支持结论最有力的依据就是客观事实。
3.记者认为第一时间报道,如何报道不完全取决于事实。新闻只有保持速度才有新鲜感和冲击力,为了达到最佳效果,适当迎合大众口味也是媒体人的生存诀窍。
4.政客认为是否公开、如何公开完全不取决于事实。治理国家不像管自己的小家那么容易。对于重大事件,在公布之前需要慎重考虑对国家可能造成的影响、国际局势的变化、民众的接受程度以及是否会引起恐慌等。
最后,该小说展示了人性的光辉,即在生死抉择面前,经济、文化、科技、法律都被抛在脑后,人类行动的指导原则只剩下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原始本能。人性光辉的力量可以超越并做出违背本能的行为。书中出现了许多舍弃自己逃生而给予他人机会的事例,也有为了国家大义而牺牲个人利益、隐瞒至亲的场景,更有年岁已高打算殉国但为了后代拼尽全力的百岁老人。
在小说的结尾,通过一位年轻姑娘的口述,讲述了一个八丈岛传承的古老传说。传说中,一次大地震后的海啸淹死了岛上所有人,只有一个名叫丹拿婆的姑娘幸存下来。她怀有身孕,为了种族的延续,她勇敢地活下去,并为了后代做出了一项违背人伦的行为。在正常社会中,这种行为是无法被接受的,但在种族存亡的关键时刻,一切都变得不再重要,任何能让种族延续的行为都有了它的意义。
从一开始带着不满和揶揄的情绪读这本《日本沉没》,没想到被书中揭示的大灾难的预演深深震撼了我。在危急时刻,放弃是最容易的选择。我们要做的是像百岁老人养母临死前嘱托的那样,要活下去,无论有多么困难都要坚持活下去。
《日本沉没》书评:
茯苓瞳说:《日本沉没》是一部给人以深深震撼的作品。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