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小说开篇,就从世界公认的人类最具智慧的一批人的相继崩溃和自杀开始,引出人类对于普适的物理规律的怀疑,以及恍惚中的对于神存在性的怀疑。
当认识到物理学大厦崩塌的时候,作为读者的我也感到震撼和痛心,有一种从小到大被教育的所谓科学和真理的那些事情全部都是不靠谱的,人仿佛活在了一场虚假的梦中,周遭的一些不知道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将科学看成一种我们一直坚定地相信的一种理念(我们不妨把它叫做信仰),这个信仰的崩塌导致了一众顶尖科学家的精神世界崩溃甚至于自杀。
在这里我们不妨引入一个“模因”概念。“模因”被定义为文化传播的基本单位或者模仿的基本单位”,它可以是一个“一段旋律、一个想法、一句广告词、一件衣服的样式”。与基因的概念相似,模因被看做一种复制子,通过一个人模仿另一个人而传播开来。模因储存在人的大脑之中(或者书籍、影音等)并通过模仿得到传播。那么,我们可以认为科学思想的传播就是模因从一个脑袋跳入另一个脑袋,就是一堆理念在经验和逻辑下架构出的模因复合体。
如果我们循着科学的藤蔓探寻科学的源头,就会发现科学总是建立在一条或几条不证自明的公理之上,而这些公理却不能够通过科学承认的事实观察和理性逻辑解释,我们只是一厢情愿地认为这几条公理是正确的,是无可反驳的。事实上,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理由证伪,我们就可以对公理的正确与否提出怀疑,这也就意味着,人类对于这几条公理的“一厢情愿”可以被理解成一种“信仰”。在模因论的框架下,我们就可以认为这几条公理就是几条模因,科学就是在事实观察和理性逻辑下的一堆模因复合体。
在模因的思维视角下,我们来反思在三体一中出现的各个顶尖科学家的精神危机。小说在杨冬的死上花了不少笔墨,杨冬作为叶文洁的孩子,从小就接受了物理学家的熏陶,对物理学的美产生了一种近乎宗教的情感,这也使得最后在面对物理实验结果的混沌性的时候,她近乎崩溃选择自杀。在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只要善于忘却和适应,半条命也可以活得很平静,甚至很幸福”,在我看来,不论是宗教,还是科学,抑或是其他,都不过是人的“信仰”,都是一些模因复合体。我们都可以把它理解成广义上的“宗教”。当杨冬对于物理学这个模因复合体失去信念的时候,她就转而去依靠另外一个模因复合体——有神论的宗教。“你相信有上帝吗?”就是杨冬作为一个科学家对神存在性的怀疑。
而对于科学家等高阶知识分子来说,有的时候,越“有知”,反而越“无知”。他们对三体文明的想象如此美妙,进而在精神上产生了宗教感情。由于这种思想是在接收到三体文明的信息之后在一批人类中诞生,并在人类的不断加工之下诞生的一类思想,我们不妨也把它视作一堆模因复合体。在这个不同于经典宗教的模因复合体中,处于危难中的是主,而富有拯救责任的是信徒。虽然在文中我们把它叫做“三体教”,但我认为这里诞生了除科学和宗教外的第三种模因复合体,他们把三体作为“信仰”的对象。
我们再来反思最冷峻的军人章北海的所作所为。“坚定的信念难道不是建立在科学合理性之上吗?”这是文中一名上校对于章北海的发问。按常理来说,我们也会有这样的疑问。但假如我们从模因论的角度来看,科学也不过是更令人信服的宗教罢了,更何况我们所接触的科学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所以在科学合理性之上建立坚定的信念,就可以理解成在一门宗教上建立另一门宗教,这显然就是可笑且荒谬的了。
另外一个骇人的事件就是破壁人希恩斯的思想钢印。在思想钢印的作用下,人们被迫相信了他们在理性思考中不可理喻的命题,并且坚定地无条件地支持该命题的正确性。与科学的建立过程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思想钢印就好比于科学的不证自明的公理,思想钢印的烙印就是建立新的模因复合体的地基,在这个地基之上诞生了所谓钢印族。或许,三体小说中的钢印族是否早已建立了他们的一套“钢印宗教”,发展出了不为人知的地下组织,并在人类逃亡计划中发挥了秘密作用呢?我们不得而知。
在模因论的体系框架中,我们可以认为科学和宗教的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一堆模因复合体,都可以理解成一种“信仰”,一种新概念的“宗教”。而在三体小说中,在宏大开阔的宇宙背景下,我们又发现了很多其它形式的模因复合体(比如拯救主的“三体教”),以及模因复合体诞生的最初形式(比如希恩斯的思想钢印)。在这样一个理论框架下,我们可以在另一种视角下反思何为科学、何为宗教、何为文化、人类有没有自由意志等等一系列的哲学问题。这也是三体这篇科幻小说带给我们的一些哲学启示。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