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印象:《如画美》主要探讨了18世纪后三四十年英国审美趣味的变迁,即“如画美”的风靡。这种审美趣味是对“优美”和古典美学范式的一种反驳,将其融入了英国本土传统的审美风格中,如哥特风和凯尔特风。作者将诗歌、绘画、园林等艺术门类融入了当时兴起的“旅游”文化行为中,试图说明英国文化是如何自我定义的。阅读中,我被作者的文献知识和学术标准所震撼。
问题的起源:就有一个悖论存在,即人们想要欣赏纯天然的大自然,却总有改造自然的冲动。英国游客会将英国的自然景观与古罗马的牧歌和17世纪克劳德和罗萨的画作进行比较,以获得美景体验。因此,艺术教育成为游客的智力装备。
关键词:自然是一个过程,而非一幅画。
如画美的起源:在17/18世纪,英国贵族游客和有趣味的人热衷将诗画(以古罗马为主)与阿卡迪亚和意大利美景相结合。他们会去乡村的茅舍逃避都市和宫廷的喧嚣。然而,希腊罗马和古典主义的牧歌风景和意大利风景逐渐被忽略,英国的风景被“发现”并在艺术家们的心中得到重视。弥尔顿的伊甸园引领了如画美的发展。
如画美的表现:克劳德和杜埃的风景画在不触犯新古典法规的情况下表现了风景:色调柔和,温棕黑色作清晰前景,橄榄色强光中景,淡蓝紫色后景,视觉导向中央,低角度。观看者被风景所包围,就像是在剧院的舞美之中。此外,水彩画更适合表达艺术家对风景的认知,并且适应了英国潮湿的氛围和多变的天空。
如画美的趣味变迁:在早期,如画美追溯艺术与自然的相似,生活模仿了艺术。只有熟悉古罗马文化的精英阶层才能理解这种趣味。
在18世纪中期,弥尔顿与荷马的对比使艺术家们感到忧郁、反思、迷茫,以适应令人恐惧的、国家主义的、充满危险的墓园派诗歌和废墟/无序的意象,如《阿尔卑斯山雪崩》。这些作品引起了人们对时代的感伤、对过去的憧憬、对野外的遐想以及对幻灭的感知(道德层面的幻灭)。艺术被奉献于自然之中。
废墟美学与中国的怀古诗相呼应。
在18世纪末期,园林也开始呈现出“如画”的特点,如感伤、废墟、破裂的岩石,通过多种纹理和轮廓达到“参差多态”的效果。这种趣味影响了废墟、茅舍、吉普赛人和乞丐等事物,形成了崎岖、蓬乱的景观。
在18世纪90年代,吉尔平提出了“如画美”与“优美”的区别。优美意味着自然的状态就是美,而如画美意味着在自信乐观的年代,人们更倾向于俯瞰全景/朝前看(looking forward)。
旅行的必备物品包括涂色镜片、图画本、记事本、一套水彩颜料、钢笔铅笔、望远镜、气压计、地预测、袖珍版威廉乐博特诗集、约翰逊博士和托马斯碰南特的游记,以及克劳德镜。
下半部分详细阐述了英国本土的怀河谷、北威尔士、湖区和苏格兰高地四个地方。
怀河谷:河景如画美的愉悦。乘船平稳,感觉放松,美景连续地展现在眼前,有河流本身的平面景观,还有两侧的河岸景观和前景的蜿蜒形态,它们不断变幻和交融,形成了类似戏剧布景的效果。城堡和丁登寺的废墟给人以愉悦的伤感,展示了人类伟大功绩在时间面前的脆弱,以及无法恢复原状的绝望。
北威尔士(崇高美)与南威尔士(牧歌美)之间的对比。斯诺登峰带来云端深渊的体验,“云潮的间歇,百脉千川的齐语”,旅馆中聚集了许多游吟诗人。彭曼马尔的悬崖、雪崩和片状岩石,以及《卡那封城堡》的哥特建筑,激发了人们的恐惧、危险和阴郁感,令人敬畏和愉悦。魔鬼桥和瀑布能够震撼人的心灵,同时产生恐惧和奇异的念头。
湖区的温德米尔湖宏大壮观。
苏格兰高地的嶙峋岩石和蜿蜒小路,以及穷人居住在肮脏堕落地方的现象,都反映了人们对肮脏的喜爱,这是欧陆的另一个趣味。
通过对这些地方的详细阐述,作者进一步深化了对如画美的理解。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