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的方法》是两位外国汉学家的合作作品,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份研究指南,帮助他们顺利开始研究之旅。
大多数关于学术研究的书籍主要介绍如何收集资料、制定提纲以及修改论文等,但我们常常感觉最困难的并不是确定选题后的动笔过程,而是开题。这个阶段充满了混乱,我们常常无法确定自己的兴趣所在,因此往往会往热门选题靠拢。正如书中所说,“研究中最具挑战性的部分其实是开始之前的那个部分,也就是你还不知道自己想问什么问题或者想解决什么难题的那个时候。你的研究并不是在你找到核心问题之后才开始的。它在你知道要研究什么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本书倡导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研究”方法,意味着不随波逐流,不受外界影响,而是提出自己真正关心的问题,展现其中的价值。因此,这是一个从内部探索到外部扩展的过程。本书将这个过程总结为话题-问题-难题-项目的流程。
话题是由兴趣所引发的研究领域或范围,比如近代法国司法制度等等。但这些话题过于宏大、宽泛。它们并不等同于问题。此时并不需要急于缩小范围,比如将话题限定在20世纪法国司法制度,或者法国轻罪制度等,这些仍然只是一个“狭窄”的话题。作者建议首先通过提出一系列问题来反思,从而探索自己,找到自己要开展相关研究的原因。这些问题应该具备一些标准,它们应该清晰、精确,不使用行业术语,应该基于可验证和可证伪的数据,不偏向任何结果,应该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原始的和不受限制的。
在提出一系列问题后,研究者可以通过检索资料来“调教”问题,在此过程中,他们可能会发现一些问题已经有了答案,还有一些问题实际上不值得回答。这些问题可以从问题列表中删除。通过这个过程,研究者更有可能接近真正的问题。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难题”——将这些问题串联起来的问题意识也会逐渐浮现出来。继而,选择研究项目也就水到渠成了。
在此基础上,本书的第二部分介绍了如何深入研究,即进入相关领域,找到与自己有相同难题的研究者们。
在书的最后一章提出了一些建议,帮助开始写论文。
对于研究者来说,有时会有灵光一现的火花,但对于一个出色的选题来说,这还不够,还需要通过有目的的锻炼来点燃思维之火。因此,本书的核心是如何提出好问题,从而确定研究选题。
这套思维方法并不局限于学术研究领域,在商业、设计等许多领域,只要需要进行研究,都可以应用这些技巧。我们在工作中常说的工作思路实际上也是一种问题意识。
本书定位为一本操作指南,因此提供了许多具体的操作建议和练习。单纯阅读并不是目的,只有结合实际练习和写作,才能真正感受到本书对自己是否适用。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