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看完了这本书,拖延到今天才来写书评。
本科的时候从老师那儿知道了郑也夫教授,去图书馆借了一本《与本科生谈论文与治学》,内容完全不记得了,但写得很有指导意义。后来再借了《神似祖先》,感觉他从生物学的角度聊社会学很有意思。
多年后的现在,偶然在图书馆看到了这本,问题也恰好是我所感兴趣的。比较遗憾的是,本书结构比较松散,虽旁征博引但不太成论证体系。思路很简单:人类将要整体越过温饱线(满足舒适需求),物质消费渐渐会让位于非物质消费,为避免陷入空虚和无聊,人类最好的选择是在游戏中满足牛逼和刺激需求。
我看书很少,但类似的预言已经看过很多次了,他的观点算不上新颖。针对书中内容记录几个问题吧:
1、人类真的会整体越过温饱线吗?即便人类的生产力已经有这个能力,但出于人类对牛逼的需求,只要还未实现共产主义,阶级社会必然会有部分人处于糟糕的境地。人欲是无限的,它会让人无限渴求优越感,让同类陷入困境(例如:我打100分别人都打100分毫无成就感,我打100分别人都打70、80分我感觉自己很聪明,我打100分别人都打不及格我觉得自己是天才,那我肯定要追求天才的牛逼感)。况且对精英阶层来说,长寿或说永生是一个永远值得投入资源的问题,但给同胞扶贫不是。
2、大众对物质的需求会有饱足吗?必需品的范围变动不居,对物质的欲求无止境。目前的大众消费品中,最复杂、代表最先进科技的是手机,以前是电脑电视机。手机算不算必需品?能想象一个生活在文明社会而不带手机的人吗?目前人们对物质的欲望看起来似乎是停滞了,其原因是已经很久没有划时代的科技进步了,没有造出新的大众消费产品,仅仅是原有产品的更新迭代。
3、大众文化一定劣于贵族文化吗?在对贵族文化和大众文化的讨论中,作者明确反对大众文化,认为是盲目的偶然的,会把文化越搞越差。在这里可以把网络文学的发展做个例证:以往的文学需要作者给期刊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才能发表,产量小作家少,典型的贵族文化;网文的写作者直接面向读者、面向市场,网文网站虽有编辑但不再控制内容,谁都可以写谁都可以发表,作者写的是大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小说,典型的大众文化。那么网文是否会把小说水平越搞越差呢?五月份看了研究网文网站发展史的《创始者说》,有人做了回应和解释:要相信大众,大众筛选出的才是真正的精品。读者会为精品付费,而粗制滥造的作品会看盗文,最终只有精品才能存活。
4、游戏能拯救人类吗?作者把游戏视为拯救人类的方案,但我估计拥有好逸恶劳本性的人类,在没有生存压力的情况下不会去玩需要动脑的游戏,而是倾向于奶头乐,磨掉思维能力,成为赫拉利所说的“无用之人”。上层没有动机去训练、教育平民,反倒会乐于愚民,这是一种非常恶劣的境地。
另外,本书在每章结尾列出了参考书目,郑教授对一些书还写了较长的介绍,涉猎很广,那些书值得一看。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