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这本书的出版已经3个月,出差占据了这段日子大部分的时间,而这本400多页的书籍也陪伴了我这一路差旅的日子。
旅途中以此书为伴,便觉时光有依
即使是断断续续的阅读,也因为书本身严密的逻辑结构而让阅读的连贯性并未受到影响。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读罢依旧觉得意犹未尽,斗胆把自己读后的一些感想写下,希望不至于贻笑大方。
一、独特的选题角度:制度化物质生产中的人性视角,开阔大历史视野下的微观维度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物质文化研究开始转向对制作者的关注,本书正式这些研究中的一个代表,以“工匠”为研究对象,“还原古代中国器物中的人文世界”。
作者一开篇就提及了自己的“野心”,即在博物馆中观看到一件古代器物的时候,已经剥离了两种至关重要的环境,1)使用环境;2)出产时的社会和经济环境。因此作者正是要将器物从博物馆的橱窗中放回到历史中,让读者的眼光可以穿过器物本身,聚焦在那些制作它们的人,看到这些器物背后那些具体的人。
在对物质文化的研究中,我们看到作者将物质性的历史引入了人性视角,作者会将目光落在陶俑不起眼位置上的“咸阳衣”这个名字,并知道这些类似的工匠名字一共留下了87个。作者也会将笔触落到那些地位最为底下的刑役工匠,在陶器边缘留下的“大赦”二字是如此让人动容。作者统计中发现“在一个大型国家建设工场中,每天约有1至6名刑徒去世或被杀”,这个数字是那么触目惊心。正是作者写作时候的目光,让读者在历史的阅读中可以有一种具体、真实而且动人的感受。历史,从那些大事件、大趋势的理性中,有了一种可以触摸的真实和温度。
作为对于沉默群体的一次集体群像的描绘,李安敦不仅仅从历史、经济和社会等大视野还原工匠群体所处的历史环境,更加充分利用各种史料去展现更多工匠群体的微观维度,例如详细介绍了漆器和石器的制作过程,以更好地还原秦汉工匠的制作环境和工艺,详细地列出了工匠对于自身制作器物的营销广告语,让读者看到秦汉时期生动而丰富的市场情况。甚至不吝笔墨分析了秦汉时期的刑役工匠,以及他们命悬一线的工作环境。这些微观维度的引入,让整个历史的讲述变得生动立体。
二、多学科的一次融合写作
作者提及自己为“物质文化史学者”,因此在研究中并不拘泥于传统学科的边界。在本书的写作中,作者将考古学、历史学、艺术史等学科材料进行结合,甚至引入了经济学理论等来论述。
关于工匠的记录在史料中留存并不多,作者多学科的结合让零散的关于工匠的史料得以被汇总、整理和解读。考古发掘报告,汉墓竹简的发掘以及文字解读,汉代画像石的图像研究以及器物上的刻字和史料留存等等,都成为为被历史掩埋的无名工匠群体发声的载体,帮助让沉默而被忽视的群体也拥有了语言性的史料。
三、对于史料解读后,对于秦汉社会和经济的全新看法
作者在写作中,既在秦汉大背景下写“工匠”群体,同时也是在以工匠群体为切片去观察和阅读秦汉历史。
在这个过程中,作者一点点打破了我们长久以来的“常识”,例如兵马俑“依照一个个真人来制作“这一迷人的传统说法,在学者的研究中发现是通过不同的组装方式来模拟人的千姿百态。
例如工匠在市场竞争中为自家产品编撰的各类卖点和顺口溜,让我们看到秦汉经济的丰富面貌。
再例如书籍最后对于秦汉时期自由与非自由工匠劳动力的经济考量,展现出秦汉国家机器运转中的经济和社会考量过程,更加可以共鸣于作者的感叹:真正标志着汉代在公元前207年继承秦代的事件,不是开国皇帝刘邦入关,并接受秦王子婴的投降,也不是刘邦最终在垓下诛杀项羽,而是丞相萧何走入了秦朝存放档案的中央禁室,取得了秦帝国的律法、舆图和户籍档案。
四、严密的论述结构,让整个书籍充满了逻辑的美感和阅读的快乐
本书严密的论文论述结构,从第一章的绪论开始清楚交代了书籍的立意,以及论述结构展开的方式——“以还原工匠所属的各种环境来构建本书,即每章研究工匠生活和工作的一个方面”。之后将每一章的核心关注点和着力要解决的问题也进行了概括性的介绍。
随后的各章依次按此展开论述,让整本书形成了一个有机展开的整体,充满了阅读的快乐。
在以下的思维导图中,希望可以更清晰地展现这种严密而具备整体性的的结构特点。
逻辑的美感,阅读的快乐
除了书籍内容本身,《秦汉工匠》的编辑排版也非常值得一夸!
1)书籍的纸张对于读者非常友好,在夜晚、旅途中,不反光的纸张运用对于读者来说是一种温暖的照顾,让阅读在任何时候开始都可以随时投入。
2)图片的排版非常用心且友好,图片的安排和文字总是能对应出现(这个真的不是每一本书都能做到),告别了跨越几十页去寻找文字中介绍的图片的经历,让阅读就是一次自然的交流。
非常喜欢缪哲老师在序言中的说法——“把沉默的人造物转化为言语性史料”,我借以为此文题。
夜晚灯光下的阅读
阅读好书的快乐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