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令我难过的事实是,虽然我自认为读了十多年的书,我也涉及了不少文史方面的内容,但我直到最近两年才了解到秋瑾这个人物。更让人叹惋的是,看过这本书的人数实在太少了。我觉得一个伟大的革命者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我坚信我们每个人都能在秋瑾身上看到很多珍贵的品质,并且从她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读完这本书后,我受到了震撼、惊叹和哀婉之情,于是决定一定要写一篇书评,尽管我的文采不足,我还是在一个月后勉强写出了这篇书评。
我想澄清一个错误的认知。在阅读秋瑾选集之前,我一直误以为秋瑾是凭借丈夫的支持才得以留学日本的。甚至有些文献作者声称“秋瑾是一个利益至上的女人,只是通过丈夫的支持才能出国留学,但却从未写过一首赞美她丈夫和家庭的诗”。但是,让大家看看秋瑾写给哥哥的信中是如何描写她丈夫王子芳的:“讨取百金,不妨决裂,因彼无礼实甚,天良丧尽,其居心直欲置妹于死地也。目我秋家以为无人,妹已衔之刺骨,当以仇敌相见,吾哥亦有以教我耶否”。在书后的生平简介中,又提到王子芳其人实无才华,只靠捐钱换取官职,生活上好吃喝嫖赌,甚至时常对秋瑾动手动脚。在秋瑾决定留学日本之前,秋家已经破产,王子芳抢走了秋瑾的金银财宝。为了凑够留学费用,秋瑾典当了私藏的首饰,并四处筹借。在弹词《精卫词》中,女主角黄鞠瑞也是被许配给非人,因此怀着愤慨逃出家门去留洋求学。我一直认为精卫词中黄鞠瑞的身影有一些作者本人的影子。婚姻对秋瑾造成的苦难已经显而易见了。
我觉得秋瑾是一个真正具备侠义精神的人。前面说过,秋瑾费尽力气才勉强凑够留学费用。在去日本之前,她在北京过了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戊戌变法失败,戊戌党人王照因罪被关押。尽管秋瑾对王照并不喜欢,但是想到王照是为了国家变革而入狱,她决定出资,把自己留学的钱拿到狱中去帮助王照,救他脱离危险。在留学期间,秋瑾还资助了几个贫困的革命人士。后来,孙中山远走南洋需要资金,秋瑾立即筹备好了足够的钱亲自送给他。她自己出版的女报也是她自己用钱贴补。对于秋瑾来说,国家的前途、人民的生活和中国女性的苦难都比她自己重要得多,所以她可以慷慨地付出金钱,甚至可以慷慨地献出自己的生命。她的一生就像一首极具悲剧色彩的史诗。以我现在站在冷酷、无情、以利益为导向的视角,我始终无法理解秋瑾。当革命暴露之后,秋瑾立即安排师生撤离学校,她和几个同志留下来销毁文件。这时,其他人劝她赶紧逃跑,但她拒绝了。等到所有文件都被销毁时,清军刚刚进入学校,大家再一次劝她从后门逃跑,但她还是拒绝了,只是坚毅地坐在桌前,痛骂叛徒。被抓捕后,面对严刑拷打,她数月不发一言,清政府无可奈何,最终处决了她。临刑前,她说了一句“秋风秋雨愁煞人!”。我确实无法理解秋瑾,但是当读到这里时,我不禁泪流满面,也许正因为她是秋瑾,所以她不会逃走吧。
回顾秋瑾的一生,她出远洋,举行革命;拍摄肖像照片时,穿上军装,配着长刀;在日本留学时,她写文章,学习武术,制造弹药;在写作诗歌时,字字句句都充满豪情壮志。然而,她曾经被束缚,被禁锢在闺房中,被许配给不称心的人,被那个时代、男性的权力和封建礼教所伤害。然而,她还是以一种我们今天很少见到的洒脱和英勇的姿态活着,成为那个时代第一个为革命而牺牲的女性,为国家和人民奋斗出一线光明。让我们回头看看秋瑾当时所写的“男女平权天赋就,恢复江山劳素手。愿奴隶根除,智识学问练就。责任上肩头”。我想我们是否应该承袭她的志向,放弃妆扮,舍弃饰品,努力学习,成为勇敢的女性。
最后,我附上整本书中我最感动的一首词。秋瑾为人举重若轻,诗中多抒发对国家的豪情壮志,很少提及自己所受苦难的一面。因此,这首词是很少有人提到她处境困苦和内心煎熬的例子,尤其是其中的一句“不将爱憎得失萦怀”,让我十分敬佩:“瑾生不逢时,性难谐俗,身无傲骨,而苦乏媚容。于时世而行古道,处冷地而举热肠,必知音难遇,更同调而无人。况三言讹虎,众口铄金,因积毁销骨,致他方糊口,幸贱躯粗适,豪性犹存,诸事强自排遣,不将爱憎得失萦怀。”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