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主义为何昙花易谢? 为何俄罗斯人自己都抛弃这种写作方式与表达方式?这绝对不是近代提倡文学的现实主义能一言蔽之的。总的来说,问题就是象征主义本身,就像付不起来的阿斗。别和我扯分析论,每隔十几年总要重申索洛古勃、雷、勃留索夫的伟大作品,但实际上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依旧无法再起。所谓意识流的《尤利西斯》,有多少人是抱着必读刊物的心态草率地阅读的,有多少人是被写作方式深深吸引而深陷其中的他们自己心里明白。整体翻译就是一个最大的问题,既然已经定义了别雷作品的音乐性,用快速的阅读速度来审视主题乐句的重复从而取得别具一格的阅读体验,就如欣赏交响乐一样——既然如此确定风格,又为什么大堆大堆的将俄文长句硬译、恁译、摁译成符合中文习惯的大堆大堆的中文句子?面对这些将定语堆成山一样的俄文长句僵硬地刻板地翻译成中文,到底谁可以快速、节奏地、进入乐感一般地阅读?我想知道,谁做到了?对啊,我潜心翻阅书籍已有二十余年,我很羞愧地承认,我真的做不到。每次看这本书的中文翻译,我都会陷入不停停下来找寻主语、定语、宾语和中心语关系的状态,或者思索长句之间的联系和对照。这个豆瓣8.8分是怎么来的说实话,我有点匪夷所思。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