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我读了几部外国学者对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论著,感觉很受震撼。可能正是因为他们并没有在中国生活过,所以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与我们土生土长的国人有很大的差别。同时,正因为没在这里生活过,所以他们会尽可能地搜集史料加以整理而书,而不会被原有的认知所打扰。这些论著对于中国人来说,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自己。
这本《惟王受年:从农业起源到秦帝国的中国政治生态学》是加拿大学者兰德的研究论著。他长期从事中国环境史、环境考古学研究。在这本书里,作者运用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将历史学、考古学、环境科学、政治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结合起来,得出了许多新颖而深刻的观点。这种研究方法不仅使得本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同时也使得它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令我惊讶的是,书籍的开篇竟然引用了孟子的一段话:“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这段话的意思是,牛山上的森林繁茂,那是因为远离大国,如果用斧头去砍伐,它还会如此繁茂吗?先秦时期的哲人就已经对环境与人的关系提出了如此有意思的思考。但全世界都少有君王真正将环境发展放在眼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重要的可能是开垦山林,种植庄稼以养活百姓。
那么,中国几千年来所生活的环境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本书将政治体制的比较研究与环境史的方法相结合,追溯了大约从一万年前农业起源到秦帝国灭亡这一长时段中农业生态系统逐步取代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
通过运用多学科方法和大量最新的考古数据、文献资料,兰德详细考察了从仰韶文化到龙山文化,再到商、周时期,特别是秦从边陲小国到称霸天下过程中,人类是如何建立自己的生态系统的,政治组织又是如何通过改造自然环境,不断增强对农民和农业资源汲取能力,从而兴起并逐步发展壮大的。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兰德指出,国家的形成是地球环境史上的重要一步,而中国帝制的建立则是东亚环境史上的关键事件。在人类世的状态,解决环境问题的希望在于改善人类的政治制度。这并不仅仅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而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并找到解决办法的问题。
本书的另一个亮点是兰德对于人地关系的重视。他强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优秀的长时段大历史研究成果无不重视人地关系。作者认为塑造周秦王朝的不仅有铁器、骑兵和官僚机构等硬件因素,更为本源的是作为个体和集体的人,以及他们赖以生存的那山、那水、那片黄土地。这种对于人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深入理解,使得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关于中国早期历史的学术著作,更是一部关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哲学思考。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