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鉴书团洞见未来——“上医治未病”要远胜于“挽狂澜于既倒”
不得不说,在阅读此书之前,我是做了专门的心理建设的。
看到书名《德国电梯社会》,我以为本书是在讲德国的电梯制造产业。直到打开书籍仔细阅读了简介和前言之后,才领会了本书其实主要是在讲德国的经济变化及其对社会带来的影响。
其实,本书的英文名是叫《GermanysHiddenCrisis:SocialDeclineintheHeartofEurope》,直译过来应该是《德国的潜在危机:欧洲心脏地域的社会衰退》。不过如果你读了书中所探讨的德国经济社会历史演变及现状之后,应该能体会到,所谓“电梯社会”,其实是一个十分形象的比喻。
如书中所言,“20世纪80年代,电梯效应仍然是前西德社会的特点。”在这一时期,富人和穷人就好像是乘坐了同一台电梯,不论是穷人还是富人,在经济收入和个人发展上都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二者在同一台电梯中上升,并使得社会差异显著性降低。
不过,作者也同时提到,如果用“电梯”来做比喻的话,其实用“自动扶梯”可能要比用“直梯”来做比喻更为恰当。因为在社会经济学层面的具体观察中,细心的研究者其实能够发现,在整体上升的大趋势下,在个体层面仍然会有差异。不同个体的上升并非像在“直梯”中那样以相同的速度上升,而是像在“自动扶梯”上那样,不同个体之间的距离可能会随着乘坐扶梯的人各自的上下移动而改变。
在本书中,作者用科学的视角系统地回顾并分析了德国处于全盛时期的社会现代性(socialmodernity)以及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德国社会现代性逐渐衰落后的社会经济变化,并深入探讨了德国社会当今所处的倒退中的(regressive)现代化的特点和可能原因。
不得不说,阅读本书其实是有一定的门槛和难度的。书中涉及了较多的社会学和经济学术语,所以尽管书籍本身并不厚重,但如果要认真读完并领会作者的意思,其实还是需要平心静气花上挺多时间才能读懂的。
在本书中值得我们思考和警醒的内容有很多。例如,作者在第三章“倒退现代化”中的“公平:前进一步,倒退两步”中讨论到,所有参与劳动力市场的人应该拥有相同的机会,并且“理论上来讲,应该只有天赋、成就、精力以及技术水平可以决定最后的结果”,这种模式可以激发自主性、个人责任和自我实现,看起来似乎非常美好,但它却会加剧个体间以及群体间的竞争,最终可能会侵蚀群体团结的纽带。近年来,“公允的绩优原则已经变得空洞,取而代之的时一种只看结果、不看努力的成功文化。”这段话我想我们很多人也应该会有切身的体会。
阅读中,你会发现,本书作者不论是对于统计数据的深入挖掘与分析能力,还是对于数据背后可能蕴含的规律和趋势的解读阐释能力,都是非常令人钦佩和赞叹的。作者条分缕析、旁引曲证地为我们分析了为何在外部看起来仍然非常富裕和发达的德国内部却潜藏着下行的危机。电梯并没有一直向上上升,一种对向下流动的焦虑和担忧已经在中产阶级中逐渐显现并弥漫开来,并由此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
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有言,“上医治未病”。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如果能够通过敏锐的思考、充满远见的卓识,在危机未出现之前就预先应对,要远胜于日后的“挽狂澜于既倒”。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所有关心未来的人以启迪。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