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上较为平淡,也许是旧文集合之故。尽管与预期的石刻理论提升有差距,但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旧文合集。可以看出作者确实做了改动,例如刻工部分加入了最新发现的唐代刻工《邵建和墓志》及相关研究。从宏观角度来看,思考石刻文献,可以说是为了弥补目前石刻研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缺憾。
第二章提出石刻四本论,揭示了刻工拓工的重要作用。接下来几章关于刻工拓工的内容则大部分源自作者旧著《石刻刻工研究》,缺乏新意。关于晚清金石学家与拓工的交往,揭示了拓工在晚清金石学圈沟通和交易中扮演的角色。缪荃孙在北京、南京、山东都找到了优秀的拓工,甚至派遣拓工前往朝鲜海东进行石刻拓摹。
在秦始皇石刻一章中,揭示了刻石颂扬秦德是西方秦文化与东方鲁文化的整合。但是后续的论述有些牵强。
《礼物》一章借用了社会学概念来分析汉代碑石所建构的社会网络。看似新颖,但实际上没有太大的新意。去掉这个“礼物”的理论,对全文影响不大。
《汉末政治神话》一章揭示了汉末三国时期利用石刻谶纬来彰显正统等现象。
《永州摩崖》一篇较为出色,但似乎还有些未尽之处。
《朱熹》一篇指出了朱熹对石刻的态度,从朱熹的石刻和石刻的朱熹两个角度,说明了朱熹对石刻的利用和转化,使石刻从文玩之物转变为文本文献之物。然而,从前面强调的宋代文人社会甚至皇室对石刻文化的推崇来看,宋明理学家除了朱熹外,似乎并不重视石刻,这不能仅仅简单解释为“玩物丧志”。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