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作家蒋方舟曾在《奇葩大会》上称自己是一个“讨好型人格”,并分享了自己在恋爱中总是顺从对方的亲身经历,甚至在被男友骂后仍不停地道歉。这种讨好型人格在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讨好就像一个泥潭,让人难以自拔。最近我看了一本新书《不再讨好:做安稳强大的自己》作者黄玉玲剖析了讨好者的行为模式及心理需求,并提出如何做好自我管理。
1.讨好者眼里,“别人”永远比自己重要 讨好者往往压抑自身需求,以配合“表演”别人为主角,好像为别人而活。这种行为上的讨好很明显,还有一种更隐蔽的,个人观念上的讨好。它往往体现为讨好者想要通过做某些事情来获得他人的认可,从而实现自我实现、获得幸福感等心理需求。但这种讨好的本质仍是一种为了讨好别人而去做某事的行为。
2.没有无缘无故的讨好 黄玉玲指出,所有讨好的背后都是有需要讨好者去维护、认为更重要的东西。有些讨好者并没有和自己对话,内心没有达成统一的意见,所以当他们说“我只想对你好,不需要你的回报”时,其实是在骗自己和别人。黄玉玲认为,讨好者的行为主要是消弭对内心恐惧的控制感,以此来接近他人,并最终获得他人的认可。当我们学会把自己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才能真正意义上的“讨好”他人。
3.过往不念,坦然接受失去 黄玉玲谈到,失去是讨好者面临的最大挑战。人生中会经历许多失去,而哀悼则是至关重要的心理过程。讨好者想要获得他人的认可,有时会以自己的形象去“讨好”别人,从而平衡自己内心的恐惧。但这样的方式只会让自己越来越虚弱。在面对失去时,我们应该学会接受,并从中成长,才能不再讨好,做安稳强大的自己。
最后,任何改变和成长都要建立在了解、接纳自己的基础上。只有为自己赢得尊严、获得承认,才有可能让我们带着自信向前。希望大家都能学会先讨好自己,再去讨好他人,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