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当天看完了《安娜卡列尼娜》,啊啊啊啊太好看了!托尔斯泰,我的神,我想学俄文。
当时脚扭了,从贵州提前一天回来时,心里居然有几份欣喜,因为可以在高铁上坐在靠窗位上舒舒服服继续看这本了。
一些想法: - 为什么要写安娜和列文,两条线不同的性别、性格、家庭背景、社会地位、教育,但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苦苦地追寻幸福。 - 最大的差别之一是安娜不信教,且没有想过从宗教中获得解脱;列文最后以自己的方式信教了,获得了幸福。 - 那个时代背景下,男性更具有独立自主。 - 列文那个背景里从没有出现过的母亲,其实可以是安娜的一种理想的结局。 - 安娜最后在莫斯科在火车站的癫狂,写得无比生动,真实,大量的令人激动的细节。 - 但她早就疯了,不是在那个时候疯的。 - 伏伦斯基没有预想的那么不堪,其实是一个正常的甚至正常之上的男人。 - 卡列宁也没有预想的那么不堪,其实是一个感情贫乏、心智如同孩童、成长遭受过创伤的人。 - 安娜死后,众人的反应描写得很少。只是通过伏伦斯基的母亲描述了他的崩溃和痛苦,浅浅提到卡列宁(“也毁了他”)和奥勃朗斯基的轻微痛苦。 - 连奥勃朗斯基这个亲哥哥都没有过多的反应,怎么还期望别人有与之前不同的反应呢? - 列文真的很可爱,吉娣也是个小天使。 - 奥勃朗斯基就是及格线上的普通男人,甚至在大众眼中也算及格线以上。 - 所以列文和伏伦斯基的共同点在哪里?安娜和吉娣看出来了,我没看出来啊,真诚、坦荡。 - 伏伦斯基是个秃头,这是我没想到的。。。 - 安娜最后几章的从内心的自我折磨,爆发,癫狂,噩梦,歇斯底里,失去理智,到恢复自省,对周围一切生理性的厌恶,陷入绝望,妈的,心理描写太棒了,看过就忘不了(哪怕在三十三岁高龄;我是指阅读方面)。 - 跳入铁轨前的一段回光返照,这光芒照的我内心无比悲伤。没有眼泪,但是无比悲伤。 - 列文绝对是托尔斯泰的自我化身,否则写不了这么细节,这么写实,比如婚礼的那些个无厘头的细节。所以应该存在美化。 - 列文和安娜唯一一次见面,好像也没啥特别意义,也没有任何列文对于安娜的死的反应。就是一次很有氛围感的偶然相逢。 - 有次在夜里迷迷糊糊困得不行看到两点,心里大概知道快到最后的高潮了。 - 真是伟大的巨著啊,看完估计又要书荒了(但我不太记得《战争与和平》了)。 - 想再看一遍。 - 今天是第二天,依旧上头。忍着暂时没看导读、书评、影评。想再自己沉静一下。 - 妈的以为家里那本《什么是幸福》写的是《安娜卡列尼娜》,结果是写《战争与和平》的。好吧,托翁一以贯之的主题。 - 我要买张他的画像挂起来! - 看到安娜的时候觉得感慨,觉得自己也有她的影子,啊女性啊。托翁为什么这么懂女性!好吧,他懂所有人。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