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我去柬埔寨旅行时,《吴哥之美》还没有在内地出版。那时我通过蒋勋老师的视频讲座了解了吴哥的一切,包括建筑的宏伟与精妙、浮雕中的神话和生活、王朝的兴衰起落。我几乎记住了每一座寺庙的名字和特点。每天我坐在tuktuk上感受夏日的风迎面袭来,从耳边呼啸而过。小tuktuk载着我们去了吴哥、巴扬、巴方、崩密列、洞里萨湖、高布斯滨。每天早起摸黑都宁愿也不愿错过每次日出,我看了好多次在山顶、湖面、塔尖上的日落。在一次次手脚并用的攀爬中,我感觉自己与周围的风、水、树、石、土融为了一体,完全放飞了自我。这次旅行带给我远超预期的美好和感动。
我一直觉得我已经深刻感受到了吴哥的美,直到最近读了蒋勋老师的这本书才发现,我对它的理解还不够一半。
这本书是蒋勋老师写给林怀民先生的20封信,分享了他在吴哥访问期间的点滴思考和细腻幽远的感悟。
通过这些文字,我意识到吴哥的美不仅在于建筑的宏伟、雕刻的精细、石树共生的震撼或是高棉微笑的若有若无,更是因为它了解人性中的残酷、经历战争的残酷,悲悯人间的疾苦,看到了人们的恐惧、隐秘、抗争和努力面对。最终,它包容了一切,化成了一抹静定的微笑。
蒋勋说:“高棉的微笑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在吴哥城门的每一个角落,在巴扬寺每一座高高的尖塔上,在每一个清晨,被一道一道初起的曙光照亮。那些微笑是看过屠杀的,15世纪、20世纪,他们都看过,他们还是微笑着,使人觉得那微笑里都是泪水。哭过、恨过、愤怒过、痛苦过、嫉妒过、报复过、绝望过、哀伤过……一张面容上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表情。”
“当所有的表情一一消失后,微笑成为城市高处惟一的表情,包容了爱恨,超越了生死,通过漫长岁月传递给后世。”
“那些微笑也是寺庙四周乞讨者和残疾者的微笑。他们可能在田地工作中误触了战争时到处乱埋的地雷,拖着残破的身体努力生活,在被毁坏的脸上认真微笑。我知道,在修行的路上,我还没有像他们一样精进认真。”
那些微笑也是战乱中受惊吓的孤儿的笑容。当他们重新获得关爱与帮助,学会放松身体,相信柔软之力,开始手舞足蹈时,他们从恐惧中重新绽放了笑容。
阇耶跋摩七世,一个鼎盛时期的国王,“留给后世的不是帝国,而是他如此美丽的微笑。”
我想,那些微笑也是每一个经历了生活苦难但依然拥抱生活的你我所展现的微笑。
虽然原本不打算再去吴哥,因为怕破坏了当初美好的记忆,但阅读这本书后,我非常想再次去体会当初那个没有经历世事的我错过的感受,相信会有更丰富的滋味。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