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乌托邦是对“最佳政体”的想象,哲人的想象都深受他们身处的时代和个人价值偏好的影响。对尼采来说,最重要的是“文化的高贵”;对马克思来说,最重要的是“平等”;对诺齐克来说,最重要的是“自由”。而对古典时代的柏拉图来说,最重要的是“各得其所”。不得不说,还是柏拉图考虑得最全面,也可能正因为最理想,所以是最难实操的。
因为深受哈耶克的影响,一直以来我对“乌托邦”这个词颇有成见。大家都知道那句著名的话:通往地狱的道路是由鲜花铺就的。直到读到施特劳斯,才把我从一种“政治自闭症”中解放出来。对于古典作家来说,思辨理性的美德是“求真”,实践理性的美德是“审慎”,对乌托邦的想象属于前者,而对现实的改善属于后者。他们从来没有混淆过这两件事。也正是因为考虑到观念的力量,他们才会区分“显白的教诲”和“隐微的教诲”。
其实对乌托邦的想象是不可或缺的,不然你怎么会发现现实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呢这个道理,没有比施特劳斯的这段话说得更好的了——
“除非是在极其有利的条件下,最优化的规划是无法实现的,而此时此地的实际条件很可能是极为不利的。但这并不有损于最优化的规划的重要性,因为对于就各种不完美的规划作出合理的判断而言,它是不可或缺的。特别是,它的重要性并不因人们在特定的情势下只能在两种同样不完美的规划中作出选择这一事实而有所减损。”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