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前半本很燃的话,后半本简直是断崖式下跌,且我对作者所表达的主题保持质疑。
前半段是娱乐至死的显示器,考虑成书年代,他准确地预测到现实的情境并加以嘲讽。被剔除骨肉的名著和电影在手机屏幕内加速闪回,五分钟看完《红楼梦》、三分钟看完《盗梦空间》然后成为人们的谈资并不是稀奇的事情。然后呢,人们活在虚幻的快乐里,被适口的声音和画面填满头脑,做别人想要自己做的事情,成为被社会塑造的样子——一枚无知无觉的螺丝钉。
好,那么说说给差评的原因。
脱离前半段的现实描述,在后半段中,书籍的作用被无限放大,成为了思考本身,而人类只是背书人。原本以为的主题被推翻,所以整个故事就成为了:记录者拯救世界。这让我难以理解。如果只有书籍可以拯救世界,而非思想或者是老人家犹豫后仍向他伸出的援手,“尽信书”很难不走上另一条暴政之路。强化书籍力量而将人类只设置为载体,有点本末倒置了。此外,盲从者和流浪者的二元对立也很单薄。本以为那个小女孩的设置是一个铺垫,但没想到她只是一个引信。引信火光明亮而后续的焰火极为黯淡,流浪群体的设定不如小女孩一人鲜活。最后,妻子的设定。只和电视墙中的亲人谈话,然后服药自杀的妻子本是一个痛苦的载体,后续却好像被抹平成为了一个二维平面。冷漠、沉醉于电子垃圾、拒绝思考和闲暇时间,是城市居民的代表,是无知无觉的政权螺丝钉。能理解作者想要塑造一个社会大众的投射体,但那些被抹平的,或者说被转移到男主身上随后就消失的痛苦让我很不解、也不平。沉醉于此的人不会痛苦,如果只是写大众痛苦但矛盾的现状,那作者确实掌握得没有那么好。妻子类的人物被很明显地处理为工具人,可是在开始的时候,他们拥有灵魂。
所以怎么说呢,本来以为描述思想力量的故事被桎梏为“书籍”,并将书籍武器化——“只生产镜子,好好审视自己。”升华书籍的作用,贬低其余而建立的乌托邦其实和书中现实线的内核并无区别,不过是个人好恶的问题罢了。
“人人并不是生而平等,并不像宪法上说的那样,人人是被造成平等的。”这又何尝不是暴权者的理论呢。
你好,齐泽克。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