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想问问大家,什么是“惯性自律”?我们有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呢?“惯性自律”就是一种持续的自我调节驱动型行为,用于实施自我调节的机制。它会对一个人的行为、思维、情绪以及其他方面都产生影响。
上学的时候,老师就常跟我们说,要自律。工作了,我们给自己定了目标和计划,又有几个可以坚持到底呢?
现在大家都在说健身,可以又有多少人能坚持每天或者每周按照计划执行健身计划呢?大多都是坚持几次后就慢慢的无疾而终了。我就有亲身经历,那时候我给自己定了一个每天50个的俯卧撑的目标。这个目标看似很简单,每天就50个俯卧撑,分三组,10分钟搞定。在开始的一周内,信心满满的每天坚持。后来呢,就只剩后来了,“今天有点累了,明天做吧”,“今天同事聚餐,明天做吧”。最后,就真成然后,无疾而终了。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一次陪女儿去逛书店,偶然发现了《惯性自律-打败拖延的41个自律习惯》这本书。翻看之余,发现书中提到的很多观点,就是我一直的痛点。于是买回来阅读,并且按照书中的方法操作练习,我发现,逐渐的走上了“自律”这条正轨上了。
《惯性自律-打败拖延的41个自律习惯》是一本2023年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这本书作者是人类心理学研究者,个人成长领域畅销书作家彼得・霍林斯。他拥有心理学学士学位和研究生学位,致力于研究人类心理状况。
本书是一本实操性强的工具书,意在帮助我们培养自律的习惯,保持专注力,打败拖延症。这不是一本关于自律的教科书,也不是一本冗长枯燥的“鸡汤”。它是一个工具箱,教会我们如何保持专注,坚持自律,实现目标。
坚持自律就像跑一场漫长的人生马拉松,你需要源源不断的动力来帮你战胜拖延症。阅读了这本书,我们可以:
了解我们正在面对的主要情感、心理和生理障碍;
了解并打破阻碍我们实现目标的拖延循环;
学会利用让自己开始行动、持之以恒、克服干扰的工具;
以一种具有洞察力的方法来实现目标和愿景;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并“指挥”自己卓有成效的做事;
让自律成为下意识的习惯,更聪明的进行自我约束。
本书分为7章,共41个小节,对应41个习惯。这些习惯有助于我们养成自律的惯性,包括思维习惯、心理习惯和生活习惯。简短有力,贴近生活实际,可操作性强,能够实际地帮助读者做到坚持自律。
具体的习惯包括: 1. 即刻行动:从小目标开始,跟踪进度,使目标的结果可见,朝着正确的方向训练我们的大脑。 2. 关注习惯:要专注于自己的坏习惯,不要努力去消除他们,而是要利用更好的习惯取而代之。 3. 让身体、头脑和心灵保持健康:身体和心灵都保持健康,意味着要采取能够让自律的生活成为可能的态度和心态。 4. 成功的态度:成功取决于我们的态度,自律的人知道,在生活中获得成功是自己的责任。 5. 保持正念:正念和冥想是增强自我意识、降低反应性和提高自律能力的技巧。在我们的自律之旅中,会遭受痛苦,这是不可避免的。那么从知识中获取力量,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就可以有意识的扬长避短。 6. 时间管理的真相:意志力是有限的资源,时间也是有限的。打破焦虑循环或者克服强烈脱轨情绪的好方法是从十开始倒数,然后强迫自己立即行动。最后,找到适合自己的模式。 7. 描绘愿景与设定目标:让我们的决定充满活力,并让我们坚持自律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我们的行动和更宏伟的人生愿景以及最终目标联系起来,根据我们的愿景做出决定。
阅读完本书后,我开始用书中教的方法开始实施。还记得上面提到的无疾而终的每天50个俯卧撑的计划吗?我修改了我的目标,我把每天50个改成了第一月每天5个,并要求自己每天必须完成这5个的目标。
于是我开始了,第一周,我完成了。第一个月我也很轻松的完成了。在月末回顾的时候发现,我每天不能多晚或者有其他的事情,有时想着明天再说的时候,发现就5个俯卧撑,做一下就好了。现在我已经从5个做到了每天30个俯卧撑,这样我坚持并且形成了一个习惯已经半年了,而且还会继续做下去。
《惯性自律-打败拖延的41个自律习惯》这本书,带给我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惯性自律”不是“畏之如虎”和“遥不可及”,而且通过学习和训练,利用好的方法和工具,真真正正的能够让我们体会到“自律”后的满满的成就感。这对我们在学习中、工作中都有很大的帮助,也会让我们向成功又迈进了一步。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