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上海,正如我爱中国。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上海是中国人的上海。它是一座年轻的城市,没有悠久的历史。但正是因为近代历史,在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中,上海土著和各种进步活动的新上海人通过冲突与比较消解了文化差异带来的误会和敌视,并达成了谅解和认同。"洋务运动最显著的成就展现在上海,维新思想的传播盛行于上海,地方自治的成效最为显著,辛亥革命在国内的活动与宣传中心是上海,五四新文化只可能从上海发端,华人参政运动也只在特殊的上海格局下产生,以至于各种市民运动在上海明显不同于全国。" 这样的上海,本土文化经历了淬炼与淘洗,外来移民与上海土著一起塑造了这座城市杂糅、交融、并存的移民文化。它是上海的文化特质和格局,也是与中国其他大城市区别鲜明的特色。在共存、共建、共享和共荣的过程中形成的上海人的品性,常常在历史的节点上闪烁出迷人的光彩。这样的上海人,实际上也是中国近代化背景下中国人的面貌。因此,理解这个国际大都市在中国近代重要发展潮流节点中"现象级"迅速成长起来的历史,非常重要。我一直喜欢上海的风情万种。其中,张爱玲是所有上海女性都敬仰的代表人物。我特别喜欢关于上海女性的那篇文章,在其中提到了女性主义的崛起,让我看到了现代女性独特的魅力。"上海女性对于上海来说,就像一本无法读完的书,一道无法看够的风景,一首激情昂扬的歌,一个难以猜透的谜语。上海女人依靠上海文化滋养,依靠上海男人呵护,终于成长为优雅而有魅力的人。她们也为海派文化做出了卓越贡献。王安忆早就说过:谁都不如她们活力四溢,精力充沛。要说上海的故事也有英雄,她们就是英雄。 自立、自强、自爱、自重、自信,这些特质让上海成为时尚之都。"如果你也喜欢上海,想了解住在这里的人们,我强烈推荐这本《上海人》。读历史,了解人物,了解这座充满风情又包容的大都市,都是非常好的选择。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